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银川市探索新模式 让科技和科普资源下沉,引“三长”活水 激发创新动能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徐泽静

    “妹妹在厨房玩,把刀架弄翻差点伤到自己,我把它改进了,加了一款密码锁。我未来的设想是增加人脸识别系统,让它更方便快捷。”

    3月19日,宁夏银川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令人惊叹。这场倡导“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工作”的比赛,便是银川九中校长王少云带动银川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学会和计算机学会组织开展的。

    无独有偶。4月1日,在银川爱尔眼科医院主任医师哈文静的发起下,银川市眼科学会成立,旨在引领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眼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做有抓手、干有平台、发挥作用有阵地。

    近年来,银川市科协积极探索“三长建三会”带“三队”作用发挥模式,以“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学会(协会)+科技志愿服务队为抓手,让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

    从“长”到“队”三位一体

    2022年11月8日,银川市金凤区通福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个名为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推广的协会揭牌。

    这不是一家普通协会,而是银川市首家由基层“三长”牵头成立的协会,标志着全市“三长建三会”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金凤区丰登镇卫生院的医生就会轮流到通福家园社区坐诊,除了开展理疗、针灸、拔罐、保健等中医服务,还为残疾人、孤寡老人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到了科技周和主题科普活动日,协会更是组织医疗专家深入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举办健康讲堂、医疗咨询、健康义诊等活动。灵活多样的诊疗服务,真正让中医惠民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引导“三长”人员整合利用资源,赋能基层科技服务,银川迈出坚实一步。“我们开展‘三长建三会’工作,可谓应时而生。”银川市科协四级调研员高原指出。

    原来,除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外,银川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广泛分布在县乡基层。虽然自2019年开展“三长制”试点工作以来,银川市共吸纳182名“三长”人员进入科协组织,加强了对基层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和联系服务,但能以“三长”身份进入科协组织的科技工作者却是极少数,科技志愿服务的触角受到限制。

    2022年,宁夏科协全面深化改革,选定银川市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石嘴山市平罗县等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基础较好、“三长”引领示范作用发挥较好的县区开展“三长建三会”工作。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支持“三长”结合自身学科领域,牵头组织成立相应学会(协会),引领带动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送知识、送健康、送技术,将科技志愿的服务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银川市科协积极响应,创新性探索“三长建三会”带“三队”模式,通过打造服务站和联系点,铆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从建起来到动起来、活起来

    “引导基层‘三长’科技与科普资源下沉社区,既能延长科协组织服务链条,也能破解社会团体登记注册资金难题。”银川市科协副主席段韶俊说。

    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建立的缺乏活力的学会(协会),吸纳“三长”带动医疗、教育、农业、科技等资源注入,还能有效解决人才缺乏、无人干事、无事可干的困局,使科协工作有了更实的抓手。

    目前,银川市6个县(市、区)和52个乡镇(街道)科协均已实现“三长”兼(挂)职全覆盖。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摆在科协管理部门面前的必答题。

    “为了有效高质量推进试点工作,我们将‘三长建三会’示范阵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和资源倾斜。”高原告诉记者,银川市按照有标识、有阵地、有展陈、有队伍、有活动、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建设示范阵地,赋能“三长”积极发挥作用。

    来到兴庆区五渡桥、丰登镇卫生院、银川九中、银川实验小学、银川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爱尔眼科医院等地的“三长”科技志愿服务站,你会欣喜地发现,一个个“三长建三会”示范阵地如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

    在哈文静看来,这是基层“三长”开展惠民服务的重要抓手。“以我们医院为例,示范阵地极大促进了全市优质眼科医疗资源以及科普资源有机融入、共建共享。”哈文静说。

    既要建起来,又要动起来。依托“三长”科技志愿服务站,银川市引导优质医疗、农技、教育资源下沉,在“三长”服务领域内的村(社区)、中小学校、农业企业等地建立科技志愿服务联系点,扩大了其服务半径和服务内容。

    既要动起来,更要活起来。

    银川市科协依托宁夏科协经费支持,动员“三长”积极申报国家、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银川市项目,为其发挥作用提供渠道、搭建平台。同时,在人才举荐、奖项推荐、学术交流、职称评审等方面优先考虑,促进基层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成长成才。

    打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样板”

    “公生明,廉生威”。在银川,“三长”不是普通任命,更不是荣誉加身。

    2022年11月,银川市科协制定下发了《“三长”认定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三长带三会”的职责定位,通过建立履职清单激发创新活力。

    记者注意到,该办法对“三长”人员的考核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明确“优秀”等次不超过总数的30%。而对于只挂名不履职、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较差”等次的,按照组织程序,退出各级科协组织。

    用高原的话说,“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任重道远,‘严’字当头、齐抓共管是应有之义。”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2020年宁夏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7.72%,相较2015年提高了3.7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为92.5%,居全国第23位,西北地区排名第2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5个地级市中,仅有作为首府的银川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8%,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打造稳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标杆样板”,银川不待扬鞭自奋蹄。

    《银川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明确,到2025年,全市各类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明显改善,“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

    科普人才建设工程作为银川市实施的五项重点工程之一,加强了科普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除了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科技社团等科技机构的作用,搭建科普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科普专家团队,银川市明确要发挥“三长”人员的专业优势,引领带动中小学自然科学类教师、农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嵌入式’工作,打通服务基层群众科技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段韶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