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如何让川渝创新合力1+1>2——科技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发文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

陈科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今天的启动会恰逢国家部委支持西部科学城这一消息发布,让我们中心建设更有干劲了。”4月12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实验室“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项目启动会现场,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岩的一席话引来大家热烈掌声。作为西部科学城建设重要的创新平台,重庆市创建科教基础设施的重点培育项目,该中心的建设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生物医药创新。

当日,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信部等12个国家有关单位与川渝两地政府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这在国家层面对支持成渝地区以“一城多园”模式加快建设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了“路线图”和“计划表”。 

四区先行 带动成渝地区全面发展

建设西部科学城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对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加快建设西部科学城?《意见》明确以西部(成都)科学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作为先行启动区,加快形成连片发展态势和集聚发展效应,有力带动成渝地区全面发展,形成定位清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协同创新网络,逐步构建“核心带动、多点支撑、整体协同”的发展态势。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核心承载区加快建设,集聚各类研发平台964家,成为重庆市科技创新主引擎。”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川渝两地科技部门聚焦增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促、政策共通、成果共享局面,推动川渝科技合作实现新拓展。目前,川渝两地已成立高校、高新区、产业园区、创新基地等联盟40余个,共建(省市)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9个,联合实施研发项目110项,共享科研仪器设备1.2万台(套)。

“《意见》将两江协同创新区提升为先行启动区,这为两江新区进一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核心承载区带来新的重要机遇。”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表示,两江协同创新区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全面强化研发创新链、成果转化链和产业培育链三链建设,累计签约注册新型研发机构50家,集聚各类创新人才3000余人,搭建研发平台140余个,促成产学研合作300余项,引进孵化企业214家,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辨识度的协同创新体系和创新策源能力。 

14条具体举措 支持川渝两地科技创新需求

支持优势科技力量参与国家实验室“核心+基地+网络”建设、支持川渝共建联合实验室、加快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培育创建成渝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这一项项支持的具体举措精准而直接。

“《意见》的出台可以说是对川渝两地科技创新需求下的‘及时雨’。”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围绕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合作共建国家级创新平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战略性产业竞争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强化区域交流合作,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等四个方面,提出合作共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等14条具体举措,可以说能纳尽纳地满足了川渝两地科技创新重大需求。

“《意见》中提到加强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探索预研,我们团队备受鼓舞。”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即“中国复眼”)负责人曾涛教授介绍,目前项目进展良好,二期项目将在重庆市云阳县建设雷达阵面,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雷达大数据应用中心。二期建成后可实现对千万公里外小行星的探测和成像。接下来,团队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关键设备研制,为我国近地小行星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助力重庆电子信息技术、卫星互联网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提出要集聚培养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要试点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政策,这为西部科学城引育高端人才注入了新的政策催化剂。”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创新研究部主任陈云伟研究员表示,这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一贯的国家战略不谋而合,川渝两地要充分把握此政策的红利,研究制定符合川渝实际的集聚人才的可行举措,完善与之相匹配的科技管理、支持、激励与评价办法,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加快形成有利于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潜能的创新环境和科研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