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十三
2004年起,我做了19年科普。从平媒时代最多同时写10个专栏到管理200人的科普公司,从台前到幕后,从纸媒到PC到移动和社交时代,再到今天AI2.0时代。
果壳网供图
这么多年,通过在网络传播的切身实践,我发现,网络科普“主流”是生活科普,是大众科普。算法时代,生活科普类型更是全面优先于其他领域。从图文到视频,科普创作者需要细心推敲打磨标题和内容,抓住用户注意力,反复思考转化漏斗。否则,用户就“跳出”,平台算法就不会推荐。
在这样的环境下,“硬科普”的效果就比较差。
何谓“硬科普”呢?硬科普,就是为硬科技服务的科普,指向的是前沿科技的科普、科技产业的科普,比如涉及新材料、合成生物学、芯片、先进制造等领域的解释和传播。“硬”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些内容本身比较硬核,往往代表着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或者先进水平,能引领科技和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也使得公众理解起来显得过于“硬核”。 二是相对于生活科普的传播,“硬科普”的受众比较狭窄,先行者就有点“硬性科普”的使命和悲壮。
生活科普作为网络科普的主角,更容易传播和商业化。相比生活科普而言,“硬科普”由于大众传播效果不好,创作者很难获得正反馈,付出多,反馈和回报相对差。因此硬科普创作更需要长期主义、坚守和情怀导向,需要更多的前期资源推动。
但是,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科技与产业界相结合的快读发展,使得硬科普正在变成刚需。另一方面,流量变现的环境正在变差,生活科普的创作者可能越发面临商业和理念之间相平衡的为难。
是时候多看看、多想想、多搞搞硬科普了。
比如在科创/科技创新领域,由于硬科技赛道的兴起,原始科技创新催生很多投资和产业合作,一切跟科技产业相关的科创各要素人员,比如地方政府人员、产业界、投资人等,都必须更精通专业。
各方热情高涨,存在大量空白点需要优质“硬科普”内容来填充。我的观点是,科普行业朋友们、科普创作者们不妨用更多精力、资源尝试硬科普。原因有三:
第一,前沿科技的理解门槛越来越高,而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时代的兴起阶段。未来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以及前文所说科创各要素人员,都亟须理解前沿科技的各细分领域,以及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理解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这些都超出了过往生活科普的狭义范围。
第二, 把一项前沿科技成果说清楚,价值很大。设想一个科学家或科技创始人做项目路演,台下有100人,包括社会资本、国资引导基金、政府科技招商、产业上下游各方的人。有的科学家讲得比较高深,只有10个人能勉强听懂。有的科学家(或在科普工作者的帮助下),把一半内容用科普化方式重新演绎、表达,让至少80个人频频点头。这个沟通的价值,就相当大。
第三,硬科普天然和产业近,直接指向产业合作的各个场景。在产业的日常交流、传播中,由于受众背景广泛,很可能是跨领域,快速理解变得很难。无论是向一个产业上游方讲清楚创新科技成果,还是将某项科研攻关的价值讲得更透彻,又或者向各方讲好企业的科技故事,都需要科普行业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的帮助。科普工作者用已知的科学框架,可以将艰深概念转化为平实解释,也会对公众兴趣点和误解点有更准确的把握。
科学传播者的一大困扰,是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科学理想”。从这个角度说,硬科普有其天然优势,其内在冲突是最小的。通过科普来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更可持续和技术驱动的未来,是最不违背理想主义的商业模式。做好硬科普,也将促进科普产业的深入探索。
做硬科普,创作者不仅要有C端思维,还要有B端思维。“硬科普”是场景科普,是产业科普,是精准科普。有可能涉及文章、演讲、视频、展厅、VR、AI对话等多种形态,甚至是不同形态的组合。因此不但需要懂专业,还要懂受众,懂沟通。最理想的是,由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共创硬科普。
这对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仅是做知识的解释,还要关注在科技产业上下游的转化力。要懂产业,懂科创各要素的语言和需求。
总结一下,硬科普就是服务硬科技的科普,是面向前沿科技的科普,是促进科技创新的科普,是连接科技交流各要素的科普,是加速科技产业、科创产业各方沟通、理解的科普,是超级连接器。
如今,我们需要更多细分前沿科技领域的科普投入,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尝试用科普方式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链接科创各要素。
我国要完成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华丽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同样离不开科学普及。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并相辅相成,是一代科普人的历史机遇。
(作者系果壳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