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干玎竹 周煜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孙瑜
6年前,年仅6岁的童童(化名)被确诊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但经过规范治疗并未取得满意效果,两年后突发持续高热和咳嗽,又被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和肺泡蛋白沉积症。通过全面细致梳理患儿病史,北京协和医院儿科找到了童童全身多系统多发疾病背后的“元凶”——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LPI)。
面对传统的饮食疗法收效甚微的困境,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团队联合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使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LPI。随访四年后团队发现,童童已经彻底恢复了健康。
这一国际上首个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LPI的成功案例,于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过敏及临床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
论文截图。
反复思索找病因
厚厚一本病历,与童童小小的个子极不相称。
2017年,6岁的童童开始出现烦躁、间断谵妄,并出现过两次无热惊厥。详细查体发现,童童的免疫指标显著异常,肾穿结果回报为狼疮肾炎,同时伴有呼吸、血液、泌尿系统受累的症状。综合上述表现,童童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接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即使经过规范治疗,病情控制仍不理想,童童的症状总是在激素减量后很快复发,即使又加用了环磷酰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等多种免疫抑制剂,病情仍然不能很好地得到控制。
2019年,童童病情再次反复,出现了持续高热、持续咳嗽、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等新症状。肺部CT显示广泛的磨玻璃样病变。结合新症状和相关化验结果,协和儿科作出“噬血细胞综合征+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
为何这么多的重病都找上了这么小的一个孩子?
童童的家属在痛苦中困惑着,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团队也在治疗中反复思索。在宋红梅主任的带领下,该院儿科团队对童童的病史进行了全面复盘和综合分析,发现了几个可疑之处:一是身高发育落后,进一步了解发现,还存在语言和社会能力发育落后。二是童童从小不喜欢吃高蛋白的食物,进食后容易腹泻,有一次进食炸鸡后,甚至出现了意识丧失伴高氨血症。三是存在呼吸道反复感染病史。这些隐藏的线索表明,童童的病因可能是遗传代谢方面的问题。
揪出真凶LPI罕见病
医生为童童完善了血尿代谢筛查和全外显子测序。
尿筛提示尿赖氨酸、乳清酸、尿嘧啶明显升高,基因测序结果发现了SLC7A7复合杂合突变。至此,童童的原发病得到了明确诊断——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LPI)。
LPI是一种罕见病,因机体无法分解和利用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引起。患者在摄入含相关氨基酸的蛋白质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喂养困难、昏迷、发育停滞、肝脾肿大、肌张力减退导致全身无力等严重症状。此外,LPI还会导致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免疫系统异常的相关表现。该病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虽然诊断终于明确,但治疗始终没有明显进展。截至目前,LPI仍没有成熟的治疗指南,没有特效药,临床常用的疗法包括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补充精氨酸和其他营养支持等。但童童的疾病不只是LPI这么简单,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已经威胁到了她的生命,免疫缺陷导致反复感染,肾功能也持续恶化。
新治疗方案打造生命直通车
每一个小生命都是爸爸妈妈的希望,也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虽然困难重重,但医生们选择正面迎战。
协和儿科免疫学专业组从LPI的发病机制入手,分析可能的治疗方案。在深入了解致病机理后,宋红梅邀请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李春富教授团队会诊。双方很快就治疗方案达成共识,认为虽然国际上尚无对LPI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文献报道,但从发病机理上来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上有可行性;从既往经验来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其他代谢病中获得过成功,因此,这个方法值得一试。
深入沟通后,童童的父母同意对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李春富教授团队随即为童童顺利完成配型和移植。
移植后,童童回到协和儿科随访,变化令人欣喜。噬血细胞综合征表现迅速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症状显著改善,肝脾明显缩小,代谢、免疫方面各项指标陆续从增高上百倍恢复到正常水平。
童童术前(左侧)和术后(右侧)的CT对比,肺泡蛋白沉积症状显著改善。
今年已是童童移植后的第4个年头,协和儿科团队一直密切随访。在减停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后,她没有复发,也没有严重的移植相关排斥反应,身体状况始终平稳。更令人惊喜的是,童童的身高发育也开始追赶同龄人,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这是国际上首例针对LPI患者进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为更多的罕见病患儿家庭带来了希望。”宋红梅表示。协和儿科团队也将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免疫学Q1区杂志《过敏及临床免疫学杂志》上,为其他罕见代谢性和免疫系统异常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