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科学家智力如何转化为生产力?4月14日,记者从长沙理工大学获悉,学校着力助力科研工作者兼具“科学家+工程师”双身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日前,在长沙举行的2023攀登学术会议上,长沙理工大学特聘教授、金属研究所所长刘小春在以“材料表征与计算”为主题的报告和演讲中公开透露,在其倡议下,已联合全国近百名科学家,着力探索由科学家主导的新型科研创新发展模式。
2020年,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支持刘小春等科研人员成立金属研究所,开展面向先进金属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为克服建所起步阶段的资金难题,研究所核心团队成员自筹经费,成立凯普乐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高端电子显微分析中心,打造高端材料标准化检测与合同研发成果转化主体,探索“硬件平台+技术团队+科研PI”的自主创新型发展模式。
刘小春同时透露,受小米创始人雷军2022年度演讲启发,其举办了一场个人年度演讲,倡议青年科学家形成跨区域、跨单位的“科学家合作联盟”,技术赋能服务企业,共同打造中小企业“中央研发中心”。去年底,基于这一理念,由100名科学家联合参与的“深圳务实研究院”,在深圳北大科创园成功落地,并初步构建起了跨学科多领域新型科研平台,致力于向社会和企业联合输出科学家智力解决方案。
“我希望借助凯普乐和务实研究院这两个平台,联合长沙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探索由科学家主导的新型科研创新发展模式。科学家不仅能做科研,也能做好科技创新服务,向企业和市场输出技术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希望能联合更多科学家,打造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兼具科研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服务意识的新型科研机构与集群。”刘小春说。
据悉,会议期间,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中机申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娄底市乾源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科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还与刘小春教授团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共建“中科科辅&凯普乐联合电镜实验室”、加速新型钛合金研发等合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