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4月14日讯 2023年公募基金一季报本周陆续发布,部分基金经理最新观点披露。4月份以来尤其是本周医药板块和科创板块气势如虹,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同步关注。
有分析指出,创新药作为典型的风险资产,其估值水平对于宏观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近期,流动性整体偏保守配合前期AI强势,导致创新药回调明显,赔率极高。伴随加息25bp可能性被市场充分消化配合美国银行风波得到控制,生物医药板块受到AACR+ASCO大会催化,大幅上扬。
中庚基金邱栋荣在季报中表示:以国内需求为主的行业确定性高,挖掘空间巨大。如医药制造行业,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存在大量医疗需求,短期则医院常规诊疗复苏趋势加速。集采降价等控费政策影响已显著减弱,医药产业继续升级,部分企业、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国内需求有差异性增长,或叠加供给制约程度高的细分行业。如动物蛋白板块,需求复苏是确定性的;但更为关键的是供给端的问题,产品低价造成行业持续亏损,产能持续出清。而国内疫病正在抬头,更进一步加大了供给端的去化。
此外,经济持续复苏带来的科技成长机会也在显现。
长江证券在研报表示,2022年预计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将达到1085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但2022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比例仅为12%,随着国内晶圆厂对成熟制程及特色工艺晶圆厂的扩产意愿仍然较强,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凸显供应链稳定重要性。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下,下游厂商或将加快国产设备认证,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提速。
国投瑞银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经理施成在一季报中表示:2023年一季度国内经济进入逐步复苏的状态,在弱复苏的背景下,通常成长的表现会比较好。我们倾向于认为2023年全年的行情会更偏成长一些,后续成长的演绎有可能实现虚实的切换,业绩成长股会迎来机会。海外方面,俄乌冲突在年内有停止的可能。如果俄乌停战,对于全球经济是个好的信号,全球经济如果都进入弱复苏的状态,成长股整体也更受益。我们投资的大部分依然是1到10的行业,成长行业走过了爆发性增长的时期,后续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我们认为具备投资价值的有如下两个环节。其一,我们的判断今年不少制造业将走过其产能过剩的节点,未来盈利能力不再下滑,具备投资价值。其二,具备资源属性的上游资源品,由于其长期供应的速度限制,盈利中枢会持续上行。具体行业来看,设备制造业由于总量受到一定制约,市场更关注各种新技术。但不少新技术的兑现是存疑的,去年对于新技术的实现处于比较充分的位置,因此我们将寻找其中可以产业化的环节进行投资。新能源汽车和我们之前的预期有些差异。新能源汽车供给充分以后,燃油车发动价格战的强烈度超过我们的预期。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买涨不买跌心态,导致整体汽车销量低预期。从而让上游资源价格回落,也宣告了新能源汽车第二轮放量周期的结束。新能源汽车第一周期是2015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补贴导致了第一轮增速的爆发。新能源汽车第二周期是从2019年开始,以欧洲市场启动和中国市场恢复为代表,进入第二轮增速爆发。目前新能源汽车处于第二周期的衰退期末尾,即将迎来第三周期。第三周期我们预计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以美国市场和全球其他市场销售启动,以及储能爆发作为新增长点,叠加中国和欧洲市场恢复为基石。第三周期启动的前提是产业链各个环节盈利来到低位,估值来到低位,销量处于低位,市场预期到达低位,目前以上条件我们判断已基本具备。上升期的幅度我们还不好完全判断,但是基本是即将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了,所以这个时间我们认为是投资较好的时点。新能源发电行业方面,硅料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在去年四季度开始降价。我们看好光伏行业在2023年有较快增长,但由于市场对于放量的预期较为一致,同时对于单位盈利能力的期望较高,整体产业链投资性价比并没有特别高。我们选择其中新技术、低渗透率的公司进行投资。TMT行业中看好智能汽车。汽车行业的产能充分释放,使得2023年竞争将会很激烈。而作为规模经济的行业,头部企业可能会迅速拉大和尾部企业的差距,2023年很可能是两极分化剧烈的年份。车企从分化中走出的胜者,未来有可能继续走向全球,我们会仔细观察其投资机会。以新能源、半导体为代表的成长行业,在经历了2022年的去估值以后,整体市场情绪和预期处于低点,我们看好2023年能够兑现成长行业的行情。
邱栋荣在一季报表示:2023年一季度,国内经济从快速修复至边际走弱,A股快速上行后震荡走弱,10年国债亦先上后下。AI产业浪潮催化下,TMT板块表现一枝独秀。中证800股权风险溢价降至0.58倍标准差水平,但股息率与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比值仍则处于高位。基于股权风险溢价的资产配置策略,权益资产估值仍处于低位,对应了很高的风险补偿水平,因此我们积极配置权益资产,保持了较高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当前至未来一段时期,基本面内升外降的局面仍较为明确,国内两新两强的特征明显,低位低心态待提振,依然有乐观的因素,正向循环是逐步放大的。值得关注的是海外高息尾部的风险,硅谷银行等暴露的金融风险促使欧美央行火速出手,但未来仍可能有非线性风险的展现,市场较难预期而更易高波动。从估值上看,A股的上涨带动了整体估值水平小幅提升,各类估值指标仍处于较低位置,风险溢价水平有吸引力,息债比处于历史95%分位以上,且随着企业盈利见底回升,权益资产机会大于风险。进一步从结构上看,仅有大盘成长一类的股票的估值显著偏贵,其他类型的风格基本处于低估区域,从大盘股到小盘股,从价值股到成长股,均能进行很好的布局。进一步考量国内基本面回升和流动性从最宽松转中性,我们从过去两年配置明显偏好小盘股,逐步调整至更为均衡配置,更关注基本面改善和盈利回升。本基金后市投资思路上,我们将结合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水平,为持有人做好资产配置、风格配置和风险管理。我们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理念,通过精选基本面风险低、盈利增长积极、估值便宜的个股,构建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具体而言,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1、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价值股,重点关注供给端收缩或刚性行业,及其在需求复苏情况下的潜在弹性,主要行业包括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和能源类及能源运输公司,大盘价值股中的地产、金融等。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1)供给端刚性导致价格底部坚实,价格敏感。基本金属总体呈现出的低产能弹性、低库存、相对低价格的三低特征,有利存量资产价值,一旦需求好转则价格具有弹性。2)内生需求修复,海外再工业化,需求仍有弹性。3)估值定价处于历史低位,对应预期回报率高。能源类及能源运输公司。除了与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的配置逻辑相似的部分外,能源类公司估值水平较低,分红率保持高位,总体呈现出高质量、低风险、低估值、高分红和高预期回报的特征,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大盘价值股中的地产、金融等。其中地产,1)供给端收缩确定,优质房地产企业亦保持审慎,毛利率水平回升。2)需求端企稳回升,结构上将更为利好头部的优质房地产企业,确定性且有秩序感。3)优质房企的估值与基本面错位,有很好的回报潜力。2、低估值但具有成长性的成长股,重点关注国内需求增长为主、供给有竞争优势的高性价比公司,主要行业包括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加工、化工、农林牧渔、电气设备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机械、计算机、电子等。以国内需求为主的行业确定性高,挖掘空间巨大。如医药制造行业,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存在大量医疗需求,短期则医院常规诊疗复苏趋势加速。集采降价等控费政策影响已显著减弱,医药产业继续升级,部分企业、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国内需求有差异性增长,或叠加供给制约程度高的细分行业。如动物蛋白板块,需求复苏是确定性的;但更为关键的是供给端的问题,产品低价造成行业持续亏损,产能持续出清。而国内疫病正在抬头,更进一步加大了供给端的去化。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挖掘高性价比公司仍大有可为。如我国工业自动化和仪器仪表等为代表的制造环节渗透率提高、价值量提升。计算机、电子等偏成长行业的部分成长股。除符合国家安全自主可控和产业趋势外,今年市场高度关注的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有望开启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周期,深入和广泛应用,将对IT产业产生更大、更持久的需求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