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莉
1953年7月,北京动物园西北角,红墙白柱的晚清建筑畅观楼,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为新中国首都绘制蓝图的北京城市规划小组成员。包括苏联援华专家在内的40余人,在这里封闭工作了几个月。当年底,出自畅观楼小组的北京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被上报中央。今天北京城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当年这版规划的影子。
近日,一场以北京城市规划史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会上发布了该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浩的研究成果《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作为城市规划史研究学者,李浩对科技日报记者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的规划故事。
如今的北京,是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但刚解放时,北平(1949年9月27日改称北京)市域面积为707平方公里,人口约100多万,绝大部分人口聚居在以城墙为显著边界的老城之内,人们进出北平城需要通过三重“关卡”:城门、护城河、近代修建的环城铁路。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科学的规划。但这并非易事。1950—1952年,因各方分歧,一直未能形成成熟的规划方案。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首都规划成为迫在眉睫的紧迫问题。北京市委专门成立“畅观楼规划领导小组”,经过数月持续研究,于1953年12月初完成《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
李浩介绍说,这一版规划,确定了北京城以“环形+放射”为鲜明特征的道路网骨架。古代和近代,北京城传统的道路网为方格网状,整齐对称,但棋盘式道路使路程加长、道口增多。为了适应大规模城市建设的需要、提高交通便捷性,并增强城市规划设计的艺术性,1953年版规划提出建设若干环路,并从东直门、西直门、菜市口和蒜市口(今磁器口地铁站位置)向外开辟四条放射线的道路网结构。今天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路的格局,在1953年版规划中已初具雏形。
让北京人引以为豪的中轴线也在这一版的规划中出现重大变化。北京中轴线在古代和近代只向南延伸,最北端止于钟鼓楼。其北部被皇家视作腹地加以保护。1953年版规划改变了这一格局,明确提出将南北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作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两大控制主轴,将中轴线做了向北延伸的设计处理,而画出这关键一笔的,是指导北京规划的苏联专家巴拉金。
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中,李浩发现1953年版北京规划中,不乏一些前瞻性的考虑,譬如:对于地下市政设施,应有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并应采取修建总的地下沟道的办法,把电灯、电话、电报线路和水管等都包括在内,以节约造价,避免互相冲突,并便于检查和修理;为了向城市居民提供最便利、最经济的交通工具,必须及早筹划地下铁道的建设;在市区境界外围建立巨大的防护林带和防护林网,以防止风沙袭击,并作为污浊空气的过滤所和新鲜空气的贮藏所;为了便利首都劳动人民的生活并改善城市的环境卫生,应及早考虑建立煤气供应系统。“这些与今天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强调的生态文明、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煤改电和煤改气等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李浩说。
在1953年版北京规划的基础之上,1957年版、1958年版北京城市规划相继产生,为后来北京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