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都芃
“公园城市的建设要充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园城市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归宿体现在空间布局、社会治理、环境营造、生态建设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选择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在谈到公园城市建设时说道。4月26日,第六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及“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相关活动在成都市举办。同期还举办了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
聚焦城市可持续发展命题,本次论坛先后发布了多项重磅报告及研究成果,呈现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宝贵经验。四川天府新区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发布《公园城市指数2022》。《公园城市指数2022》是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充分吸纳了成都以及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实践经验,是基于成都、面向全国、链接国际的关键学术成果,包含“1个总目标、5大领域、15个方向、45个指标”,将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转型发展贡献智慧。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成都市常务副市长刘筱柳介绍了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经验、绿色低碳项目,发布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2022年)》,分享公园城市建设的“成都经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2022年)》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表达,对标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要求,兼顾系统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学理性,梳理了自2018年“公园城市”理念提出以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和初步成效,总结了各领域先行探索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成果,选取分析了成都市开展的16项标志性改革举措,也汇集了国内外先发城市探索创新形成的有益经验做法。
论坛发言中,高国力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战略审视”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是对传统城市的规划建设、营城理念、治理方式的全方位优化提升,要打造绿色、安全、循环、高效的城市运营体系,充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是公园城市的底色,成都产业具有工业牵引,轻工业比例较高的特点,工业部门是成都破题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荫凯表示,成都具有现代都市与美丽乡村融合发展、历史文化与开放时尚交相辉映的独特优势,《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印发以来,公园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希望成都科学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探索城市绿色低碳转型道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美好家园,积极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路径、着力构建高效多元治理体系,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着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快突破,在积极创造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公园城市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创造更多成功经验。
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莫哈德•谢里夫也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驱动城市转型的重要性。她赞赏成都作为公园城市,在推动碳中和方面开展的一系列低碳行动,以及成都展示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的城市转型之路。并呼吁各国、各城市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就气候行动重点展开进一步合作,鼓励以变革创新精神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