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总论坛在京举行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8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总论坛在北京举行,1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登上舞台,向大家讲述了自身的科研经历、创新实践、奋斗故事和思想感悟。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表示,参加此次论坛的近3000名科技工作者代表,平均年龄不到35岁。他们有从事北斗定位导航建设的工程师;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的设计者;有穿透地球为祖国找油的女科学家;有抢抓算力技术主权的央企技术员;也有追梦卫星组网的民企总工;有留学归国而甘坐基础研究冷板凳的女教师;有扎根西部潜心核物理研究的科研人员;有探寻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援藏医生等等。他们胸怀“国之大者”,结合自身科研实践,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奋力作为,展现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榜样力量。

万钢向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了三点期望:一是追求无私无我,以平凡创造伟大;二是坚持自立自强,以科技助力复兴;三是矢志求索求实,以奋斗引领时代。他指出,当前,国家给予青年工作者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中国科协将继续完善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交流合作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助推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让青年在我们的祖国大地上有所作为。

据介绍,此次论坛以“自立自强 创见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交流观点、分享心得、碰撞思想的平台,从科研一线中发现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创新型人才。

自2022年5月启动以来,论坛在科技界引发广泛关注,钱七虎、吴天一、杜祥琬、施一公、乔杰、薛其坤、王恩东等院士专家纷纷寄语。近30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交参赛作品,共有192名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初评。进入总论坛的10名选手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吴晓君获科技新星奖;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游伟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总工程师秦宁、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吕珑薇分别获得最佳策论奖、最佳风采奖和最佳人气奖。

本报近期将对总论坛演讲内容进行摘编刊发,敬请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