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业界热议数据资产化:以确权、计量实现数据价值的跃迁

数字化转型在“十四五”期间快速展开,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成为热点话题。如何“管好”“用好”数据资产进行评估、交易?怎样应对安全隐私及合规挑战?

有业界人士表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健全数据资产的确权体系、探索定价机制、明确收益分配和优化监管质效。从数据要素到数据资产是必然趋势,高质量确权与计量的过程能够更好解放数据资源的价值,推动产业和企业的转型提质发展。

从要素到资产如何确权和计量

“数据资产有三个关键性问题,即‘权益、定价和稀缺性’。”在近期举办的“数据资产 金融核心竞争力”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目前围绕数据资产确权,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且数据具有可复制性,能够被反复使用,缺少稀缺性,这也是定价和交易机制面临的难题。

此前,国家层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要素、数据资产,这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数字化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有业界人士表示,数字资源不能简单等同于数据资产,需要进行判断是否符合资产的条件。“拥有或控制”和“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最核心的内涵,数据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能够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

“从消息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这是一个数据交换变为价值交换的过程。数据不是稀缺的,数据应用的场景越多其价值就越高,且在不同场景下,数据的价格也不一样,这给传统认知带来了很大变化。”神州信息董事长郭为认为,从确权、定价、外部性、内部性等以往经济学的基本理念看,数据资产的确权和计量是个全新的课题,这也说明信息化正在向数字化进行迭代。

有业界人士表示,数据资产作为一种新型资产,目前业界通常参考的有历史成本法、公允价值计量法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这些方法都各有优点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梳理和总结。此外,后续计量也是重要的一环,是对数据资产初始计量的完善,涉及到数据资产的使用寿命确定、摊销方法确定、数据资产的减值和处理。

收益如何分配市场怎样监管

围绕数据资产不同参与主体的收益分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认为,要依据“谁贡献、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基于数据资产的收益分配激励机制,保障数据资产相关方的利益。

业界人士表示,数据收益分配制度与数据产权制度相辅相成,要让数据可收益,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是必要前提。“我们要建立并完善数据产权制度,让数据资产具有可控性,有利于数据要素的流通、使用,实现价值增值,减少数据权益的纠纷。”

目前,全国多地积极探索数据产权制度。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建立数据交易所或数据确权平台。探索完善数据要素产权、定价、流通、交易、使用、分配、治理、安全的政策标准和体制机制。

在监管体系建设上,杨涛认为,目前发改、工信、网信、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都承担了一定的职责,在统筹监管上还有提升的空间;部委与地方监管、全球跨境监管也要加强协调统筹。谈及细化顶层设计的举措,杨涛建议,要以目标为导向,理清数据资产应用目标的优先次序;坚持底线原则,设置好“负面清单”防止出现数据垄断、信息非法收集等现象;通过规则先行,既要探索和完善法律法规,又要在短期难以法律规制的领域进行自律约束。

怎样挖掘企业数据资产

“无数据可用”“无可用数据”,是一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遇到的问题。

谈及企业如何探索、把握数据资产的价值,中信建投首席信息官肖钢认为,要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愿景与规划,将工作过程、指标以数据化的管理呈现,为业务增长提供可持续提升的信息技术服务。设立数字化转型专职组织,使数据能够被统一认知和精准使用,推进数据仓库建设、数据交换系统建设等,明确各部门在数据资产管理中应承担的职责。明确数字化转型工作内容,通过自评估来提升工作效果。

“企业对生产型数据资产、消费型数据资产要进行归类,对哪些是自用、哪些是可以出售的进行重新分类。”上述业界人士说,要对自己的数据资产进行有效披露,展示自身数据资产的投资价值,介绍怎样运营该资产实现收入,以实现这部分数据资产的可量化和有效性。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身生产经营技术的革新,更是经营理念的革新和管理机制的优化。”天眼查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陈倞表示,对数据资产高质量的确认与计量,可以更好地解放数据资源的价值,对多方参与者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促进财务领域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