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力媛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目前,我国临床上高端医疗设备大部分来自进口,如何才能提高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上理工)先后牵头成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生院、上海市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等重要平台,极大促进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产出了包括胶囊内镜裸眼3D、全球首款一次性柔性冷冻消融针等在内的近300个医工交叉立项项目,已有10项经专家论证具备产业化价值。”在5月12日举行的媒体座谈会上,上理工研究生院副院长崔国民介绍了学校医工交叉的相关成果。
医工交叉的初衷是解决更多临床需求,只有医生才知道病人真正需要什么。为了解决研究与需求脱节的问题,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通过构建科教融合创新一体化平台,建立起“医学+工学”的双导师教学队伍,让研究生从入学起就在校内导师和医生导师的共同带领下找到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方法。
“双导师”指导下,上理工博士研究生进行实验。上理工供图
“近4年来,依托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上理工培养了1089名研究生,填补了我国医疗行业中高层次医工复合人才约65%的需求缺口。”上理工校长丁晓东介绍。
与此同时,上理工汇集校、企、医、监、研多方资源,以医护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重点开发进口依赖度高、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医疗器械或医疗材料,实现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依托医工交叉研究成果在临床上取得重大突破。上理工供图
去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孙加源医生团队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经支气管早期周围型肺癌冷冻消融术”,一位80岁的早期肺癌患者经过手术,不仅肿瘤被“消融”了,而且术后半小时就可以自行下床。
这场手术的成功依托的正是由上理工刘宝林教授团队、孙加源医生团队以及上海导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一次性柔性冷冻消融针成果。
在刘宝林看来,这是上理工推动医工交叉战略的必然结果,“医”“工”专家携手,上理工重点推进了11个项目的产业孵化,形成了高性能医用缝合针、超声切割止血系统、双极高频电凝及单极高频电刀、医护机器人、裸眼3D显示系统等一批代表性科技成果。
在此基础上,去年底上理工成立了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我们将继续推动‘校企医监研’紧密结合,以产学研用全链条发展模式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医疗技术领域的实际产品。”丁晓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