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珂 冯文婧 张翼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
杨志远 摄
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的首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该卫星的发射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对推广北斗系统特色服务、支撑北斗系统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卫星实现了对现有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在轨热备份,将增强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健性,提升系统现有区域短报文通信容量三分之一,提高星基增强和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性能,有助于用户实现快速高精度定位。
此次发射的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和一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3次发射,也是北斗三号工程高密度组网之后,时隔千日的首发任务。由此,中国北斗走出坚实一步,拉开了中国导航事业发展新阶段的序幕。
承继五大本领,能力更强
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立项。与国外卫星导航系统不同,北斗三号系统采用混合星座模式,由地球中圆轨道(M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地球静止轨道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批组网星发射入轨;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卫星顺利入轨,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完成混合星座建设。
记者从五院了解到,北斗系统中,GEO卫星虽然数量不多,但承担着“为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指标提升提供增强服务”的重任。第56颗北斗卫星继承了前序GEO卫星的特点,具备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精密单点定位、星基增强、站间时间同步和定位五大本领,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导航及增强服务。
同时,研制团队对该卫星的部分单机进行了升级换代,显著增强导航信号功率与信息速率,进一步提高上行注入连续性和稳定性。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冯文婧表示,随着该卫星上天,北斗系统区域短报文服务将如同从“三通道”拓展为“四通道”,系统容量和服务性能大幅提升。
此外,该卫星还将通过开展在轨试验验证,优化高精度体制设计方案,为新时代北斗导航接续发展奠定基础。
经受三年考验,标准更严
研制立项之初,第56颗北斗卫星就被确定为“备份星”,作为“小老弟”,它虽然与“哥哥姐姐们”在同一阶段生产,却经受了更多磨炼和考验。
按照工程总体要求,采取“地面备份为主、按需发射入轨”的总体策略。北斗三号系统开通三年来运行稳定,“在轨星”运行得好,“备份星”的发射需求就不那么迫切,这给研制队伍带来了考验。
依据总体策略,“备份星”必须时刻在地面待命,只等一声令下,便要在2个月内具备随时出厂的条件。但发射时间不确定,保障方案就难以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对设计师们的前瞻谋划、系统分析和灵活调整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为此,研制队伍对地面存贮薄弱环节和敏感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以半年为单位,制定了为满足不同可能发射时间的多个地面存贮方案。在实施过程之中,坚决落实质量第一要求,推动存贮方案更加科学可控、稳妥可靠。
卫星在地面长期存贮,产品状态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研制队伍在借鉴其他型号存贮经验完善方案的同时,根据方案规划和条件分析,合理地开展整星总装集成测试工作。测试团队结合地面存贮试验结果,条分缕析不同阶段存贮对单机、元器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完备、稳定有序的性能测试。
据统计,该星的整星加电测试时间超过2000小时,较前序卫星多出近1000小时。在出厂前,还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补做了测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