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自2015年以来,心理健康应用Koko一直试图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支持。当有人给应用程序发短信,诉说自己的愧疚或烦闷等情绪时,几分钟后就会获得一个满怀同情的回应,也会得到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
英国《自然》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目前市面上有成千上万款类似Koko这样的心理健康应用程序,这是70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将心理治疗自动化的结果。现在,随着ChatGPT等先进人工智能(AI)崛起并被加入这些应用程序,它们在给人们提供些许安慰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隐私和安全等问题。
数字化的心理咨询师
据估计,全球每10万人平均约有4名精神科医生,而在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数字要低得多。鉴于此,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已经开发了数千个程序,提供了一些可以放在口袋里的心理治疗方法。据估计,2021年全球有10000—20000款移动心智健康应用程序可供人们使用。
尽管心理治疗有多种流派和方法,但试图将心理治疗数字化的研究人员最终聚焦认知行为疗法(CBT)。英国国家卫生局将CBT描述为一种谈话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帮助患者将消极思想重新组织为积极思想,从而帮助患者管理心理健康状况。
随着智能手机日渐普及和大数据、AI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的心理干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以移动客户端为载体而开发的心理健康类产品逐渐增多,其中基于智能聊天机器人的认知行为治疗逐渐成为一种较受大众喜爱的干预方式。国外已有不少较成熟的AI心理健康产品,比如Woebo、Tess和Wysa,这类产品对抑郁情绪的干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实证研究的验证。比如,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在使用Woebot两周后,焦虑和抑郁症状都有所减轻。
三方面“大显身手”
从广义上讲,在心理健康领域,基于机器学习的AI已经在三个方面“大显身手”。
首先,医生们会使用AI来分析治疗干预措施,并对其进行微调。比如ieso和Lyssn这两个应用程序。Lyssn由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开发,其会根据55个指标分析对话。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基于文本的治疗提供商ieso则分析了50多万次治疗,跟踪结果以确定最有效的干预措施。Ieso公司临床总监斯蒂芬·弗里尔认为,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帮助治疗师在未来的治疗中更多地关注建设性治疗而非闲聊。
AI的第二个作用是诊断。许多平台,如针对美国退伍军人的REACH VET计划,会扫描个人的医疗记录,寻找可能表明其有自残或自杀倾向的危险信号。哈佛大学医学院数字精神病学部主任约翰·托罗斯说,这项诊断工作可能是AI在心理健康领域最有前途的应用。
随着ChatGPT等先进人工智能崛起并被加入心理健康应用程序,它们在给人们提供些许安慰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隐私和安全等问题。图片来源:《自然》网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利用AI直接指导治疗的全数字治疗师,这一方面可能最接近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家肯尼斯·科尔比等CBT先驱所希望的。
隐私和安全问题引发担忧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技术与行为健康中心生物医学数据科学家尼古拉斯·雅各布森表示,尽管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心理健康应用程序,但能证明其中一些应用程序有用的证据很少。而GPT-3等大型语言模型和相关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加入,加重了很多人的忧虑。
隐私是首要考虑因素。今年3月初,BetterHelp因涉嫌与广告商共享敏感用户信息而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罚款780万美元。3月下旬,远程医疗初创公司Cerebral披露的文件中显示,因失误已与元宇宙平台公司、谷歌、TikTok等广告商共享了该平台的患者数据,有超过310万用户的个人健康信息被泄露,其中或包括了心理健康相关数据。
另有人担心安全和法律责任。今年年初,一名比利时男子在与Chai Research公司开发的名为Eliza的AI聊天机器人就气候危机进行了为期6周的对话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名男子的遗孀对比利时媒体表示:“如果没有与聊天机器人的这些对话,我的丈夫仍然活着。”专家们本月呼吁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来监督数字心理健康工具。
《自然》指出,尽管AI在帮助人们获得心理健康方面可能具有潜在好处,但这些治疗应用仍处于萌芽阶段,还存在道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