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院士寄语研究生:喜欢什么就把它做好 也是满足国家需要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5月21日下午,“创新自信的历史诠释——回顾20世纪中国科学重大创新成果”主题对谈活动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田刚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院士和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梳理了他们眼中20世纪中国在数学、物理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

两个小时专业性较强的分享和对谈后,是提问环节。现场观众提前将问题写好投入了提问箱,由科学家们抽取。

一名年轻研究生问:作为学生,如何将个人选择和国家需要相结合?

对谈活动主持人、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院士抽到了他的问题。令这名学生意外的是,韩启德并没有直接为他分析什么是国家需要:“做你自己,做好你自己。你喜欢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努力去做,做到最好,就是国家需要。”

此时,场上响起了掌声。

也有博士生想知道,为更好应对未来,该如何规划自己的科研生涯。

韩启德说,每个人的禀赋和机会不一样,只需要把研究做好,把课题做得尽量有所创新,尽一切努力去做,不要想太多。“不要想着去设计,你的将来是不可设计的。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讲,只能努力做好当前的每一件事情。”

田刚抽到了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问题,这也是他一直关注的话题。田刚说,一方面,现在的数学科研人员要重视人才培养,投入更多精力;另一方面,要鼓励青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做研究,去功利化,锲而不舍,专心致志。“这样,以后我们才会有更多数学人才涌现出来。”他说。

田刚拿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中国会有菲尔兹奖级别的成果?

田刚说,奖项只是体现数学研究水平的标志之一。目前,我国青年数学科研人员已经做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达到获奖级别的成果。“至于具体判断什么时间能得奖,我觉得不会太久。”田刚直言。

回顾20世纪科学发展的历史,即使在中国处在相对贫瘠、战火频仍的时期,仍有大量仁人志士勇于探索,做出了重大科学成果,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科学家的独特品质。韩启德说,通过对历史的追溯,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科学界肩负的责任。

有观众问:如今和20世纪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中国科学家取得创新成果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是:我们有压力。”韩启德说,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也有基础,与20世纪相比,从经济发展水平到人才数量再到技术条件,都有了长足进步。韩启德也提醒,目前我国的科学文化基础还比较薄弱,整个社会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韩启德总结,关注科学历史,深度挖掘科学创新背后的因素,把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成果转化为可以践行的实践逻辑,能帮助我国更快地实现从世界科技革命的学习者、追赶者向创新者、引领者角色的转变。

此次对谈活动由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和科学文化媒体“赛先生”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