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在“智能建造”“智慧交通”方向创造了不少“中国第一”之后,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迎来历史性一刻。
5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聂建国、杜彦良、李华军亮相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五周年“基础设施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学术论坛。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作为东道主致辞。来自山东省交通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高速集团的主要领导出席,表达祝愿和期待。
图为论坛现场。山东大学供图
校企深度合作,新型示范学院应运而生
齐鲁交通学院是山东大学和山东高速集团合作共建的创新型示范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该学院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特性,获批了“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新工科专业。同时,该学院与众多行业龙头单位共建了30余个新工科实习基地、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平台,聘用行业领域的30余位资深专家担任学生校外导师,形成“双导师制”,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与良性循环。
李术才在致辞中表示,成立五年来,齐鲁交通学院在切实服务“国之大者”和山东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中,主动增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党旗领航、科研报国,融合发展、交叉创新,团结奋斗、实干担当”的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山东大学充分利用自身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为引领,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和交叉融合,携手山东高速集团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等领域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山东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山大力量。”山东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孟庆斌表示,愿与各界专家学者一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全面深化交流合作,抢抓新时代新征程重大发展机遇,齐心协力开创山东省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齐鲁交通学院肩负起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应用和国际合作的时代使命,为山东省推进产教协同、校企合作树立了典范和标杆。”山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恺龙表示,希望各领域专家学者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坚持交叉融合与机制创新,持续加强科技合作,为支撑全省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链融合,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山东大学与山东高速集团共建齐鲁交通学院、成立齐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是持续推动双方深化科研、技术合作,共同致力于优化交通学科布局、服务新时代强省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与窗口。”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其峰表示,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集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山东省交通行业创新发展、交通强省建设实践助力赋能。
结构工程专家聂建国院士是齐鲁交通学院名誉院长。他认为,齐鲁交通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院理念,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统筹协调学生培养和科研创新,在人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服务国家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长足进步。
齐鲁交通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利平从“忆往昔五年奋进路”“笃行之建功新时代”“砺初心服务新成效”“抬望眼勇毅向未来”四个方面汇报了学院成立五年来的建设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他表示,齐鲁交通学院将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与山东高速集团互融共赢,创新发展,再谱新篇。
本次学术论坛采用现场参会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山东省交通厅、山东省科技厅、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山东高速集团、国铁集团等近十五家单位的负责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