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施一公: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进行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实习记者 裴宸纬

5月26日,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举行,8位重量级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开启了一场思想盛宴。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演讲时表示,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科学共同体进行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

施一公: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进行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

人类知识体系日益庞大严密,科技要如何创新?施一公称,过往数十年经验给出的结论是,多样性、差异性可以极大地促进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继续向前发展,必须进行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

不同背景、地区、文化和种族的人,能为创新带来独特的力量。施一公举例称,2016年,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首次探测到来自13亿年前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2019年,来自全球30多家科研院所超过200多名科学家共同努力,首次拍摄到黑洞照片。两次重大的科技进展都离不开科学共同体的协同合作。

当前,人类正在面临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粮食短缺、疾病威胁、生物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很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球科学共同体通过高质量的国际科技合作来共同应对挑战。

“过去十多年,中国快速崛起,正在走向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截至去年,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排名,中国的创新指数跻身全球第11位。”施一公表示,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

与此对应的是,我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的国际科技合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会造福人类,推动世界发展,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变得更加美好。”施一公说。

目前,大国科技竞争日益加剧,如何有效开展合作?施一公认为,破解合作共赢难题的关键在于国际顶尖人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流通、合作,才能让世界共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对外开放程度显著增加,受益于“留学潮”的不断涌现,中国的科技人才储备极大地丰富,与中国本土培养的人才交相辉映。不过,在中国人才越来越丰富、对国家和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的同时,我们也面临顶尖人才仍然匮乏的困境。

施一公表示,中国政府一贯奉行敞开怀抱,加速人才“外引”与“回流”,构建开放的人才政策、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及宏大的事业舞台,用好海外人才资源库,构建国内人才蓄水池。他还表示,发展研究型大学对于科技人才创新发展意义重大,研究型大学要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策源地、尖端科学技术的孵化器、顶尖科技人才的集聚地,为开展广泛科技合作架好桥梁、搭好平台、建好环境。

(图片由中关村论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