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的施泽伟来到武汉市阳逻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道路及环境综合进行改造提升项目之初,就已经成了项目大家庭中的“前辈”。
在过去的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中,施泽伟总结出了一套朴实经用的“师带徒”方式。“我很幸运,在进入中国二十冶之初便遇到了乐于教导我的‘师傅’。一个好前辈的实操经验是给予新人最好的成长养料。”5月26至28日,在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冶集团共同组织的“走进新国企·高质量中冶”活动中,施泽伟分享了中国二十冶武汉项目群在促进青年技工成长成才方面的经验,通过导师带徒、以老带新、五小成果比拼等一系列举措,为青年技术人才的职业规划搭建科学平台。
练徒弟:在问题中助新人成长
“师傅,这个地方我应该怎么操作……”
在湖北武汉阳逻之心金台大道等21条道路工程现场,随处可见戴着一顶顶安全帽的年轻人来往匆匆,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项目部中的许多年轻员工没有经历过太多项目,甚至有刚入职的新手。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总会不约而同地向同一个人发问——正是项目部的“大家长”熊武志。
对于项目总工程师熊武志而言,教导新人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甚至已经超出了工作的范畴,尽管自己也才年过而立,关心这些更年轻的同事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施工场地千变万化,很多事情不像教科书上写的那样平铺直叙、规规矩矩。经验不足的新手们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下手”成为了最大的障碍。这时,“人肉教科书”熊武志就会从自己的过往经验中调取相应的解决手段,倾囊相授,帮助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带他们“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练自己:在指导中突破自我
“师带徒”既是建筑施工行业的传统,也是中国二十冶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施泽伟和熊武志看来,这不仅是帮助新人融入施工环境、快速成长的手段,更是老人检视自身、不断突破的“灵丹妙药”。
“我们要教导他们,这对我们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有没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应对?我能不能想到最好的方式来解决?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问询中,我们也得到了锻炼。”熊武志认为,“师带徒”是师傅与徒弟共同进步良好方式,也促进整个项目部同心协力,年轻人更有干劲了。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培养优秀的人才是企业稳健发展、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施泽伟、熊武志等“二十冶人”相信,通过“师带徒”“传帮带”等“人才强企”措施,能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在地下综合管廊、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筑就更多高品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