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山东省科学家精神报告会上的三个关键词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王晨

废纸原料禁止进口,国内造纸原料短缺,破解矛盾,她开展了废纸替代清洁生产工艺研究;白色污染触目惊心,她开展了高级纸基材料替代一次性不可降解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咬紧目标,夜以继日,攻坚克难,不舍昼夜,她最终拿下了国家大奖,将创新成果转化到了车间厂房里。

5月29日,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礼堂里,该校轻工学部主任吉兴香的宣讲报告感人至深,一个肩负使命,深耕创新的奋斗者形象生动起来。

当天,山东省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立仪式暨首场宣讲报告会在这里举行。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这场仪式很有必要,这场报告让人深思。

从这场为时三个半小时的大会中,科技日报记者发现了三个关键词。

山东省科学家精神报告会上的三个关键词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轻工学部主任吉兴香在宣讲现场 山东省科协供图

关键词一:重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多年来,在齐鲁大地上,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批批创新成果正在齐鲁大地上持续诞生。”

山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邹广德的上述讲话不仅仅是科技工作者实践和成果的肯定,更指向了一个深刻的话题: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与一批批创新成果持续诞生的内在逻辑。

正因为此,山东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组建了山东省科学家精神报告团,首批遴选了69名宣讲专家和7个宣讲团队。

“六部门”“联合”“遴选”三个词代表着官方的重视态度。

山东省科协副主席袁慎庆在现场透露:这批专家和团队来自省内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和基层一线,涵盖了高层次专家、一线科技人员、思政课教师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宣讲人员,是山东践行和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杰出代表。

挖掘山东省科学家故事,宣讲山东省科学家精神,他们是最合适的人。

关键词二:求实

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回答这些问题,既“见仁见智”,又“万变不离其宗”。

在好奇心的指引下,科学家们对自然、生命、现象等深入研究,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推动进步;而科学家精神则是打开未知之门的钥匙。如果说创新精神是科研最鲜明的禀赋,那求实精神是科技进步的原动力。

宁允展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车辆钳工高级技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主要从事高铁转向架的研磨、组装工作。他是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技术工人,而这道工序被视为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被同行称为“鼻祖”。2015年5月,他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首届8位大国工匠人物之一。

在首场宣讲会上,他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工匠,就要凭实力干活,争当企业万众创新的先锋。”

实践是诞生精神的源泉,精神指导着新的实践。

外表柔弱,内心坚韧,能让造纸过程由黑色变成绿色,化腐朽为神奇,这是对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轻工学部主任吉兴香的形容。从讲台到实验室再到车间,她沉得住,看得准,走得快,用她自己的话说:“科研、转化与培养人才,一个也不能少。”

科研是一件苦差事,“不舍昼夜”是常态,但来自一线的呼唤让她不敢怠慢,在一次次“啃硬骨头”中拿下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拿下国家技术发明奖……

何以在孤僻的科研领域内坚守、深耕并有所斩获?记者拿着这句话问宁允展,问吉兴香,他们的回答少不了一个关键词:求实。

关键词三: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一线技工宁允展,还是科研专家吉兴香,人们看到他们的故事,提炼出一条条的科学精神,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

他们身上有哪些科学精神?

山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邹广德认为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以身示范,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赛道上奋力跑出加速度。

选择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作为“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的第一站,饱含着主办方的深思熟虑。

“科学家精神,我们不仅要学好、更要讲透,不仅要真信、更要践行。”该校党委副书记吴衍涛在聆听首场宣讲报告会后,深有感触地说:组建山东省科学家精神报告团就是实现从学到讲的“重要一步”,也是从信到行的“关键一招”。

身为山东省科学家精神报告团团长,李波在展望下一步时表示: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科学家先进事迹宣讲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及宣传宣讲活动,让喜闻乐见的科学家故事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网络,引导更多的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接受科学家精神洗礼,涵养优良学风,培育创新文化。

在全省上下正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而探索的关键时期,通过科学家精神宣讲厚植爱国情怀,坚持敢为人先,涵养求实之风,可谓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