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平安捐资4000万元参与援建的安徽阜南县平安小学正式揭牌。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作为支教志愿者,与远程授课的水利专家一起,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水文知识、水利建设”科学素养情景公开课。
据介绍,30年来,中国平安持续深耕教育公益,积极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长期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动力。当日,在马明哲的倡导下,中国平安宣布将持续打造平安教育公益“五大工程”,围绕科技素养、文学素养、体育素养、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等方面,将实施硬件维护、课程支教、远程培训、夏令营、奖学奖教金等多项举措,逐步实现平安教育公益行动的迭代升级。
此外,为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事业,中国平安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也再次升级。依托综合金融优势,整合保险、金融、科技资源,中国平安将多措并举为阜南县芦蒿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全流程帮扶。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拓展产业链条是发展特色产业的“手”,延链、强链聚指成拳。初级农产品价值有限,需要打造农创品牌效应,促进提升产业链的附加价值。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如何创新?推动产业链立体发展,离不开金融“水利工程”涵养农业“雨林生态”。
芦蒿是阜南县新村镇的传统“土特产”,适宜的气候和土壤让这里的芦蒿形成了独有的高品质。近年来,通过当地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芦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我们的种植规模很大,但芦蒿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无法保障稳定收益。同时,当地缺乏芦蒿的初加工和深加工企业,产业附加值较低。”新村镇党委书记张亮表示,当地芦蒿种植规模扩大后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通过引进一批芦蒿深加工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新村芦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市场获得更多价值,打造了“新村芦蒿”品牌生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据了解,通过主动招商引资,当地引入安徽米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红意芦蒿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依托新村芦蒿产业发展中高端净菜和生产芦蒿酱。从初加工到深加工,新村镇通过发展二产,提升了芦蒿附加值,拓宽了产业链。前不久,中国平安计划为安徽米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近800万贷款,米珞农业科技负责人王大伟表示,资金将用于升级设备等,提升净菜加工能力。
2022年5月,中国平安和新村镇达成协议,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与科技优势,对当地的芦蒿产业进行对接帮扶。其中,平安产险在新村镇芦蒿基地落地160亩芦蒿产业综合保险试点,未来五年预计为当地芦蒿产业提供10.1亿风险保障。近年来,平安银行还为当地农户定制芦蒿产业惠农贷,通过专项额度,以种植面积、历史数据作为收入依据,授信支持种植农户。
为探索芦蒿种植端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方案,当地还携手中国平安打造数字芦蒿产业示范基地。此外,利用金融与科技优势,中国平安与当地政府共同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发展,构建“上有卫星、下有物联网设备、中有数字村平台”的数字农业服务体系,实现芦蒿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中国平安引入成熟的致富带头人培训机制,邀请农业专家对芦蒿农户进行专业指导培训,并联合地方机构积极开展“科技强农、助农增收”线上公益直播带货,依托“平安好车主”APP进行线上导流,打通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
随着品牌建设不断加强,“新村芦蒿”的影响力稳步提升,先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绿色食品认证,成功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和“阜阳市十大名优农产品”,“新村芦蒿”开始走出阜阳、远销全国。
过去十年来,我国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乡土产业,创响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打造了一批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质量效益较高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
新村芦蒿产业的发展,是金融行业助农机制创新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推出了23条举措指导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
中国平安表示,未来将继续从金融、技术、研学教育基地建设、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助力当地芦蒿产业发展,以金融活水浇灌致富种子。据悉,接续聚焦产业振兴、健康振兴和教育振兴的“三村工程”后,中国平安正升级推动保险、金融、医疗健康“三下乡”项目,未来将持续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