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5月30日是中国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山东大学刘建亚、孙金鹏、张承慧三位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本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共有7个团队获得奖牌,26人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52人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山东大学在全国高校内获奖数排行第6位。
刘建亚,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现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他长期从事核心数学研究,系统地研究了高维自守形式理论,开辟了一个新途径,成功将高维自守形式应用到非线性素数分布等难题,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揭示了自守形式、动力系统、算术几何与数论间深刻的未知关系,促进了数论与动力系统、算术几何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刘建亚教授所研究的问题,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富有挑战性”;所引进的方法,被评为“至关重要”;而他的贡献被评价为“取得了重要突破”“第一个突破”以及“引发了该领域一系列频繁的研究活动”等。
孙金鹏,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级领军人才,中国病理与生理学会理事。他长期致力于膜受体对微环境的感知、配体发现、信号转导和功能多样性的研究:提出了受体信号转导磷酸化编码的笛子模型,为受体功能多样性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发现了多个受体的内源性配体,揭开了这些类固醇激素快速作用的膜受体疑云;阐明了受体对痒觉和力的感知机制,发现了多种有疾病治疗前景的GPCR人工配体,目前已有多项药物进行到临床前期。孙金鹏教授曾获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荣誉称号。
张承慧,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新能源发电系统优化控制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他长期致力于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国家重大需求,创建了新能源可靠并网和高效发电非线性控制理论与技术体系,突破新能源并网装备大容量、高可靠、高效率关键控制技术,带领团队研制成功光伏发电、新能源电能质量控制等两类核心并网装备,与企业合作实现成果转化及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为我国新能源并网控制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作出贡献。当选IEEE Fellow,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单。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带领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全国创新争先奖”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主要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团队。
此前,山东大学彭实戈院士于2017年荣获第一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李术才院士、陈子江院士于2020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