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实习生 李宁宁
利用智能化的绿色电能、尖端通信和数字技术,打造一个“脱碳”的“全电社会”不再遥不可及,如何共同推动“全电社会”转型,以国际标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
6月7日至8日,以“全电社会”为主题的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在江苏南京开幕。近五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围绕电力系统低碳化、构建未来能源体系、构建高标准可持续的全电社会等内容,开展13场主旨报告和3场主题沙龙,分享标准化创新发展前沿成果,展望交流合作广阔前景,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中国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部署开展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为“全电社会”的建设打下了良好实践基础。“我们以标准支撑绿色低碳转型,以标准助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以标准国际协调促进全球绿色经济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田世宏在致辞中指出。
为推动“全电社会”转型,以国际标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四点倡议:一是以标准化为驱动力,加速能源系统脱碳,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二是加强IEC成员与各方的沟通合作,推动全球标准制定与实施;三是加强国际标准化实践合作,分享标准化知识、经验和技术,促进各方学习与合作;四是向大众宣传普及“全电社会”,增加公众对“全电社会”的了解和认知。
会上发布了由我国牵头编制的IEC新兴技术战略白皮书,包括《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零碳电力系统》中文版、《多能智慧耦合能源系统》《多源固废能源化:固废耦合发电系统》3本国际标准化白皮书,这是我国参与IEC工作、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标准体系的最新成果,为我国引领全球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奠定基础。据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在IEC累计发布白皮书及相关技术报告十余项,牵头编制国际标准400多项,成为国际标准化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与积极贡献者。未来五年,中国还将在能源低碳领域发起成立1至2个新技术委员会,培育更多中国主导的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国际标准。
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至关重要。会上,IEC第36届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作了题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其关键技术》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途径是两端发力,实现源端减碳、终端脱碳,需要加强多能互补清洁能源供应体系、现代电网体系、智慧用能体系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创新。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