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农创客发力,打造“未来乡村的未来”——“千万工程”一线调研之一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一块灰扑扑的斑驳的地图墙,记录着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溪口镇作为黄铁矿职工生活区的历史,这就是“衢化龙游黄铁矿牛角湾矿段立体图”。如今,这幅地图被置于“瓷米文创”瓷器馆,和最新最流行的陶瓷艺术品摆放在一起。旧与新背后,是一座乡村不甘于资源枯竭而谋求产业转型,并在未来乡村建设中上下求索的故事。

瓷器馆的主人是陶瓷艺术家吴琴芬。2019年,溪口镇探索“乡村未来社区”概念,以“乡愁+创业”为特色场景,发展“乡愁经济”,吸引了不少年轻创客回归,吴琴芬就是其中之一。她于2020年返乡入驻未来社区,成为一名青年创客。

与陶瓷馆相去不远的“一盒故乡”共富工坊里,年届七旬的徐明光正忙着把毛竹剖劈成篾片,打磨光滑后编成竹灯、竹龙、竹熊猫、竹老虎……工坊老板姜鹏在杭州打拼多年,同样是一名响应号召的回乡创客。

传统竹编样式老、附加值低、逐渐远离日常生活,从事电商行业的姜鹏找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设计开发,融合文旅概念和传统技艺,再把徐明光这样的老手艺人集结起来,他们打造的竹编文创产品供不应求。 

借“创客回归、乡村共富”的东风,溪口镇还办起直播电商培训,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开始做起直播,把当地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卖到全国。

2022年,溪口镇建起一站式创业服务中心和“青春联合会”,成功招引电子科技大学研发中心、四省边际研学研究院入驻,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的教授来镇上办起工作室,两次“荷赛奖”获得者傅拥军回乡创建摄影小镇,如今“青春联合会”已汇聚近百名返乡创业青年。乡村研学、陶瓷创作、竹产品加工、电商直播,创客带回了技术,更带回了想法,碰撞出的火花点亮乡村的未来。

在义乌市李祖村,创客鲍丽萍同样把服装店“开到了网上”。村里的一面创客墙上,十亩时光共享营社、创客空间、造物社等标识展示着村里的文旅项目。从曾经的“水牛角村”到现在的“国际文化创客村”,这个常住人口700多人的乡村集聚了53个文旅创业项目,露营基地、生态花园农场、咖啡馆、手工艺品店引人无数,文旅融合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从铁矿墙到创客墙,这样的改变发生在浙江省千万乡村里。

2003年,浙江省率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引领了浙江省山乡巨变,也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扎实基础。

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化,浙江省近年来大力开展未来乡村建设。未来乡村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致力于让乡村的主导产业兴旺发达、主体风貌美丽宜居、主题文化繁荣兴盛。

如今,浙江省已有超过4.7万名农创客,后者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智力引擎”,乡村休闲旅游业产值达447.5亿元,培育2600多个网络零售额超千万元的电商专业村,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这背后,浙江省已实现5G网络、光纤资源重点行政村全覆盖,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达到68.3%,连续4年领跑全国,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全速前进。

浙江省计划每年建设超过200个未来乡村,到2025年建设1000个以上。依托本地生态、文化、产业等优势,青年创客反身拥抱故乡,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续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之江大地共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