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河南科特派:一线“把麦”,“龙口”夺粮

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

刚刚过去的河南麦收季可谓历经坎坷。

五月底,豫南小麦正值成熟期,豫北小麦处在灌浆后期。然而,自5月25日开始,河南多地出现连续降雨,且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豫南、豫中部分地区成熟麦田收获较为不利,不但影响小麦收获进度,而且导致小麦倒伏、发芽或霉烂,影响品质,并影响豫北、豫中等未成熟麦田后期籽粒灌浆。

在此情况下,河南省科技厅围绕“办实事解民忧”,以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抓手,积极引导动员开展科技应急服务,多措并举应对持续性阴雨天气对河南省豫南小麦收获、豫中豫北小麦生产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为河南省农业生产添智赋能。

实地开展技术指导

河南省科技厅动员全省各级科技特派员奔赴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为夏粮收获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这场雨到来之前,我对河南小麦的判断有‘三好’,即播种基础整体好、苗情长势持续向好、一喷三防效果好。”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省弱筋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郭天财冒雨在河南各地“把麦问诊”,他说,小麦三月怕霜、四月怕风、五月怕雨,五月底下雨最容易形成“烂场雨”。

“此轮强降雨与豫南小麦成熟期重合,将拖延小麦机收进度。”郭天财表示,降雨将对小麦籽粒品质、商品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建议按照河南省最新出台的十项应急抢收、烘干晾晒措施,抓紧抢收。同时还要重视种子繁育田的排查,优先保证种子田的抢收和烘干,保证下一季用种安全,多措并举把极端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进入小麦灌浆期之后,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队伍多次赴省内各地调研小麦生产情况,指导各地技术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抓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对收获期出现的阴雨天气提前做好抢收预案,组织群众有序做好雨前抢收工作。在豫南地区,科技特派员联合当地政府指导广大农民抢天夺时,“龙口”夺粮,加快收获进度,抢收抢晒,及早收储。科技特派员对收获、烘干中的减损等技术进行具体讲解,同时对种子繁育田的抢收和烘干工作进行了重点指导;在豫中豫北地区,科技特派员联合当地政府提前做好应对方案,提出了加强天气预报、提前统筹协调麦收烘干机械、开放晾晒粮食场地等措施。

发布应对指导措施

麦收不等人,每个环节都刻不容缓。几天之内,河南省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就发布了《应对“烂场雨”技术指导意见》,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发布了《连阴雨天蔬菜生产应急管理措施》,为应对不良天气、保障农业生产开出了良方妙药。

麦收期间,河南省科技厅与河南开放大学乡村振兴网络学院合作,依托乡村振兴网络智慧教育平台,组织开展“夏玉米播种生产高效管理技术”等系列科技特派员大讲堂直播培训,对下一步秋粮抢种进行及时指导,针对选种、播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关键管理措施讲解,助力打好秋粮丰产基础,累计受益群众为2万余人次。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17时,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机收作业收官,全省麦收工作基本结束。

“这块试验田种植的是郑麦369,株型紧凑,抗倒性好,穗层整齐,落黄好。今年这个品种的田间表现最好,预计亩产超过600公斤。”6月9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长桥镇红伟家庭农场百亩小麦示范种植基地里,河南省农业科技特派员黄俊伟在测产现场对小麦单产进行了预估。

“今年遇到特殊天气,前段时间高温高湿,周边很多地块的麦田里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我的100亩示范田在科技特派员黄俊伟的全方位指导下获得大丰收,产量不减反增。”郏县红伟家庭农场负责人刘红伟说。

今年小麦收获期遭遇“烂场雨”,关键时候,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黄俊伟、王丽琳、张红云来到郏县红伟家庭农场、郏县森强家庭农场、河南省鑫龙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多个地方,了解小麦生产情况,帮助联系收割机械、烘干设备以及对接收购市场,把农民担忧的问题进一步捋顺,帮助他们解忧排难,切实担起了科技特派员的职责,受到了企业主、农户的交口称赞。

夏收之后就是玉米种植季。河南的科技特派员又走上了新的帮扶之路。种子落地,“管”字上马。指导农户趁墒抢种、对套种作物指导追肥、防治病虫害、以秋补夏……黄俊伟又带着团队,肩负新的使命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