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北京老字号刷新业绩“上限”

老品牌、传统产品与新消费需求对接,将碰撞出新的火花。在7月5日,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表示,223家北京老字号年度总营收规模1300亿元。

据悉,今年3月,北京对近两年加入老字号大家庭的26家老字号企业颁牌,北京老字号企业数量增至223家,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老字号企业涉及的行业不断丰富。从行业分类来看,增加了1家演出场所——北京吉祥戏院,以及始创于1953年的建筑企业——北京天恒建设集团,此外,认定了一家百年西餐企业——起源自东交民巷使馆区的维兰西餐厅,还有挖掘传承百年北派铜錾刻技艺的北京市金属厂等。

值得关注的是,已经认定的北京老字号企业平均年龄达140岁。其中,100余家企业开展直播销售,近170家老字号触网,占认定总数的75%。目前,大红门、牛栏山、同仁堂、京糖、菜百等5家老字号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共有50家。

企业的业绩也在增长。手工布鞋品牌内联升总经理程旭表示,今年上半年,品牌实体零售板块业绩增幅超95%。另外,同仁堂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72亿元,同比增长5.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16.17%;综合毛利率48.8%,同比上升1.18%。

2022年,吴裕泰全年营收增长5%,其中电商业务板块增长200%,冰激凌、冷饮相关业务增长300%。

北京稻香村数据显示,今年线下客流恢复明显,产品销售额不断增长。以粽子为例,今年端午节期间,粽子产品计划产量1500万个,散售袋装粽子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5%,粽子礼盒较去年同期增长80%。

为了适应时代需求,北京老字号纷纷推出创新产品,延展品牌生命力。

内联升在提升新款产品上新速度。据程旭介绍,今年上半年,内联升布鞋有近20款产品上架,同时,也推出了10款新款皮鞋产品。新的饮品业务也与主营业务形成更多互动。内联升上线新的主题系列布鞋产品时,“大内·宫保”也会进行相关主题装扮,与品牌形成互动。打开“大内·宫保”的大众点评评论区,不少消费者打卡咖啡店后会选择买一双老北京布鞋。

北京稻香村的新品新店也接连在上半年亮相。北京稻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该品牌上新产品近30个,涉及糕点、熟食、冷饮和文创产品多个品类。如今,店内现烤点心以及枣花酥抱枕、牛舌饼奶茶为门店带去消费高潮。

去年全年,吴裕泰共推出30余款新产品,今年上半年推出近40款新产品。吴裕泰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不断研究消费者习惯、洞察新趋势,增加产品研发、设计投入,增加上新频次,以常新的状态对接消费新需求。

同仁堂将中药与咖啡、茶叶、酒类产品跨界以吸引年轻受众。但从财务数据来看,跨界营销带来的业绩增长有一定的高峰期。

预制菜、外卖、直播……在新玩法、新模式中多了老字号的身影。根据初步统计,自2020年以来,北京超过1/4的老字号在产品联名、打造形象IP、跨界合作、开发子品牌、新经营模式等方面加码发力。

在北京环球度假区搭建“北京有礼”京式伴手礼聚合平台,集结近30家老字号品牌,打造老字号集聚新模式。

前不久,茅友公社与天福号签约合作,以“酱酒+酱肉”的跨界组合,通过研发联名产品、打造酱酒酱肉古法工艺体验馆等多元化方式,实现酱酒与酱肉搭配,为场景拓展创造更多可能性。另外,天福号与金鼎轩也展开跨界合作推出“金福酱肉铺”,并在社区开设门店,营业时间跨越午餐和晚餐,全部为现场制作。此外,金鼎轩与天福号在2017年就合作出品了金福系列方便餐桌菜肴,包含了梅菜扣肉、莲藕丸子、原汁牛筋腩、笋烧肉、黄豆闷蹄花等名厨菜。

上海商学院数字商务中心执行主任娜日指出,老字号未来发展要以用户为中心,寻找企业数字化转型切入点,逐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比如管理沟通线上线下融合、营销线上线下融合、运营线上线下融合、用户线上线下融合。另外,老字号还要通过B站、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增加传播渠道,加强老字号品牌的传播和焕新。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