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青岛海关:为高水平开放创新提供服务支撑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宋迎迎 通讯员 陈星华 周世超 宋迎迎

    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上合示范区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等“上合元素”集聚发力,为这座“上合之城”的蝶变注入新动能。

    7月5日,谈起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5年来高质量发展的成就时,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副关长徐月静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中得益于青岛海关聚焦国际物流、现代贸易等重点建设任务,持续搭建开放平台、创新监管模式、拓宽物流通道、优化服务举措,先后确定“8+12”项重点支持项目,推出“532”工程,支持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数字最有说服力。2018至2022年,青岛市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累计进出口2114.7亿元,年均增长13.7%。今年前5个月,青岛市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36亿元,增长68.5%。

    中欧班列“趟趟爆满”

    7月2日,在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办结过境运输手续后,一列中欧班列过境货物专列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发出。本次班列主要载有来自日韩的农用机械、汽车及配件,共110个标准集装箱,货值约530万元人民币,去往吉尔吉斯斯坦。

    集装箱进出不停,班列穿梭往返,炎炎夏日里,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一番火热发运场景,“趟趟爆满”是这里中欧班列的真实写照。从东南亚、日韩入境的集装箱,经过中心转运至中亚和欧洲,这是一条最便捷的物流通道。本地企业创新开展冷链、跨境电商、对外承包工程等特色货物专列,使得班列运行线路持续拓展,发运货物种类不断丰富。

    青岛海关打造连接青岛港和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的“上合海铁通道”物流通关环境,不断优化过境和出口货物监管手续,服务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行。

    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常态化开行21条国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五年间,青岛海关共监管上合示范区到发中欧班列2765列,年均增长约35%。

    开放创新活力迸发

    作为一家上合示范区内向日本出口床单、被罩、枕套等床上用品的企业,青岛吉诚纺织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创新产品涉及种类多,对应众多不同税号。“哪些能减免关税,我们也搞不懂,海关专家帮我们开展针对性分析指导,精准指导我们享惠。”该公司业务经理王婷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2022年2月企业开始申请RCEP证书,至今已签发了500多份。受利好驱动,该企业出口订单开始逐渐增加,继去年实现对日本出口额增长近10%,今年相关订单已排到年底。

    这是去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以来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徐月静介绍,青岛海关率先在上合示范区建立RCEP监管服务创新试验基地(上合),并联合上合示范区管委会设立上合示范区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成为国内首个以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经贸合作为特色的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

    RCEP是近两年来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热词”。当“上合”遇上“RCEP”,青岛海关用一次次制度创新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记者了解到,胶州海关在上合示范区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开展专班服务、专业指导、专窗办理“三专”工作,针对重点享惠商品量身定制帮扶措施,通过贸易数据比对分类开展靶向推介,指导企业享惠RCEP协定。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合示范区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成立以来,已累计为1000余家出口企业签发原产地证书7万余份,货值超10亿美元。

    为破解国际经贸合作的痛点、堵点、难点,2022年11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发布,实现了“贸易+通关+物流+金融”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一站式综合服务,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三大专区之一。

    青岛海关深度参与该平台建设,结合辖区上合示范区企业实际需求,开发了一系列本地特色功能,为企业开展外贸业务、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便利。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计注册企业近5000家,认证供应商731家、认证采购商191家。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暨2023上合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上,该平台的2.0版本发布上线,创新增加了多个服务系统,将继续有效降低企业综合通关物流成本。

    徐月静表示,胶州海关积极推进“信用上合”建设,通过与地方政府联合选企、联合培育、联合激励,共建上合示范区高级认证企业产业园。目前,上合示范区内共有13家高级认证企业,包括5家上市公司、2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家行业国际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