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房琳琳
7月10日,北京市持续着高温橙色预警,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大兴区新凤河岸,习习微风中,几位退休的大爷在连廊中纳凉下棋。这是北京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的重要成效之一。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四级调研员冯恺介绍,截至2022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7%,消除142条段黑臭水体,完成1000余条小微水体治理。
资料显示,新凤河水环境质量从治理前的劣Ⅴ类提升到了地表水Ⅳ类,大型底栖动物恢复良好,其生物多样性指数较治理前提升了5.7倍。
北京北控兴凤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牛奕娜介绍了大兴区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按照防洪达标、削减污染、提升水质、修复生态的治理路径,制定了以水环境总控模型为核心的流域系统治理方案。首先在防洪达标的基础上,通过削减污染,将大兴区新凤河流域内的污水实现应截尽截,污水都进入污水再生水厂;然后是通过新建再生水管线23.7公里和提升泵站,将小红门、西红门、黄村、瀛海等再生水厂的退水补给到河道,实现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的再生水循环利用,实现生态补水,提升水质;最后是生态修复,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为适度干预”的修复思路,通过“水-岸-底”系统构建丰富多样的生境,修复植物缓冲带、种植水生植物等生态措施,提升河里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多样性,让水一点点“活”起来。
据了解,治理后的新凤河2020年入选北京市优美河湖名单。2021年4月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典型案例。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