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加速,世界各大科技公司相继公布自研的具身智能产品。尤其是刚落幕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大众更是近距离领略到智能机器人的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有望受益,迎来需求增涨。光大证券研报指出,预测全球工业机器人产量将从2020年的49万台上升至2025年的113万台,按照每台消耗25kg的钕铁硼计算,预计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消耗的钕铁硼可达到2.84万吨,2020年-2025年CAGR18.1%。
除了钕铁硼,其他稀有金属如稀土、锂、钼、钨、铟、钛等,也是众多核心新材料的关键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科技产业。当前正在发行的工银瑞信中证稀有金属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将通过投资稀有金属ETF基金,来跟踪标的指数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是场外投资者布局稀有金属产业的一大利器。
科技大潮推动稀有金属量价齐升
稀有金属是一类在地球上分布较为稀少或从原矿中分离较为困难的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稀有金属是宇航、原子能、电子、国防工业等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比如素有“工业黄金”之称的稀土,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组成新型材料,可用于军事方面,大幅度提高钢材的战术性能,也可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和节能领域;锂作为最轻的金属,广泛用于电子数码产品中,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锂离子电池技术在电动汽车中被广泛使用。此外,锂还可制成合金用于原子能、航空、航天等领域;钼具有高温强度和韧性的特点,作为铁的合金添加剂,在船舶、汽车和电子工业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钨是稳定金属元素中熔点最高,可以用于制造灯丝和高速切割合金钢、超硬模具等,也用于电子仪器、化学仪器;铟可塑性强,有延展性,因其光渗透性和导电性强,主要用于生产ITO靶材。医学上,肝、脾、骨髓扫描用到铟胶体;钛和钛合金大量用于航空工业,被称为“太空金属”,在造船工业、医学、化学工业、制造机械部件、电讯器材、硬质合金等方面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
稀有金属在军工产业、光伏产业、氢能产业、新能源汽车、环保材料等前沿行业被广泛应用,使得稀有金属也成为了世界主要国家资源安全关注的重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稀有金属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下游市场对稀有金属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叠加稀有金属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稀有金属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供需偏紧的格局将带动稀有金属价量齐升。
解码我国稀有金属产业发展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和先进的工艺技术。
资源储量方面,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探明稀土资源储量全球占比超35%。锂储量上,根据USGS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拥有约320万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0%,在全球排名第二。此外,全球最大的钽铌矿区、锗矿区和镓矿区均分布在中国。
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在稀有金属的开采、冶炼、精制、加工等方面拥有先进而成熟的技术,能够生产出高纯度、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在全球稀土冶炼分离领域,我国持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USGS数据,2020年,中国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的近90%。这一显著的优势源于中国拥有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从稀土采选到功能产品制造,以及其在稀土储量中占据的近40%的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稀有金属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大量的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到其他国家,因此我国在稀有金属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和影响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调整出口政策和价格策略,以保护国内稀有金属资源和利益。
可以说,依托我国稀有金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持续精进的技术优势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带来的巨大市场优势,稀有金属产业链有望持续健康发展。
一键把握稀有金属产业投资价值
稀有金属在科技前沿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场景,以及我国稀有金属产业链形成的巨大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作为反映稀有金属主题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的代表性指数,在沪深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家业务涉及稀有金属采矿、冶炼和加工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是投资者观察稀有金属长期表现的重要标的。
从指数过往收益表现,能看出新能源革命对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的推动作用。Wind数据显示,从2019年新能源革命开始至2021年底,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各年度涨跌幅分别为26.23%、36.42%、78.40%。
受整体市场及新能源产业回调影响,目前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估值来到历史相对低位,具备一定投资价值。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市盈率为12.45倍,处于指数自基日以来7.31%分位。
对于场外投资者而言,借道工银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发起式联接基金,紧跟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可以一键便捷布局稀有金属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