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清晰还原“无字石碑”的湮灭碑文微痕识别系统、监测石窟壁画0.1毫米微变的视觉监测系统、不需要用水的木构古建全氟己酮自动灭火系统……当科技与文物保护结合,碰撞出的火花让人赞叹。9月27日,第一届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学术研讨会暨“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在重庆正式开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物保护技术装备是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文物保护事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之路、文物科技与专用装备的融合发展之路、产业化应用和服务型制造的特色发展之路。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文物保护装备技术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并且开始在部分领域“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文物保护告别“手工作坊”时代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位列其中。墓主身份是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研究中争议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帮助厘清这一问题的关键证据之一,是一枚金属印章。
为了弄清这枚已经模糊不清的印章的归属问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众多自主研发的无损检测设备中选择了450kV工业CT,对其进行无损扫描。最终,专家对扫描结果进行辨识后认为,印章上的古藏文为“外甥阿柴王之印”,推断墓主应为莫贺吐浑可汗,解决了困扰研究者许久的墓主身份之谜,被认为是青藏高原上划时代的重要发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和生表示,包括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国重器”在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近年来积极将各类高能物理探测装置应用于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有力支撑了我国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只是代表之一,近年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等积极开发各类应用于文物保护的高技术装备,大大提升了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让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从过去的“手工作坊”时代步入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
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加速升级
“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的发展理念,推动了文物保护装备产业正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文保装备这一新兴的专用装备领域正在蓬勃发展,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提供强劲发展动力。
重庆建设有我国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打造了集制造、实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该基地落实“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的发展理念,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和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加快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与应用协同发展,目前已引进并培育“数字内容·渝”产业园,成功引进行业知名企业30余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30亿元,吸引互联网行业专业人才1000余人,是重庆数字内容产业的示范园区。
例如基地内的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专门服务于文博行业的专业文博公司,已在文物装备、科技考古、文物安防、智慧展陈、文物数字化、智慧博物馆、文博大数据等领域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先后参与智慧故宫工程顶层设计、三星堆考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李群表示,我国文物保护装备及应用发展,要继续深挖行业需求,推动专业化装备实现新突破,加快科研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深化产需融合发展,实现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向系统化服务转变。
(国家文物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