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专家谈大学生抑郁:可防可治,开学季需关注社会心理因素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每年的9月份是全国各大高校的开学季,也是广大高校大一新生迎接全新校园生活的起点。

然而,大学带来多元的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存在更多压力和挑战:逐渐走出象牙塔,大一新生需要独自安排学习和课余生活,也面临着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大学作为大部分学生生涯的最后一站,许多学生面对未知的未来可能会产生迷茫、焦虑的情绪。

正值开学季,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王志仁教授提醒,针对大一新生的压力及焦虑、抑郁情绪,需要重点关注社会心理因素:一是学业压力,二是环境的转变,三是社会支持相比高中阶段产生较大变化,即家人、朋友和学校对其支持力度往往不及以前甚至有所缺失。

今年,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发布了《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大约21.4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抑郁风险,45.2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焦虑风险。

对此,王志仁强调,抑郁风险与抑郁症应该区别对待,但抑郁风险防范对于降低抑郁症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抑郁发病主要存在遗传、生物学和社会心理三大风险因素,其中社会心理因素更为常见、也更容易和需要人为干预和防治。

“首先要提高自救意识,学生个体需要对抑郁倾向有基本认识。其次要倡导面向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本身也包含了基本的心理问题的自我鉴别能力。”王志仁指出,还应适当增加运动,或者通过其他释放和缓解压力的方式,来摆脱目前抑郁的状态和情绪。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上。

王志仁进一步表示,如果自己调节依旧不能缓解,就需要向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和评估。“这也要求学校及社会应该进行更多科普教育,告诉他们心理疾病不那么可怕,减少就诊中的病耻感。即使在抑郁症已经为更多人所知的今天,该疾病就诊率依旧很低。有调查显示,抑郁症就诊率大概在10%-20%,大城市可能会高些,但也只有30%左右。其中很大原因就是病耻感,公众会觉得精神疾病、抑郁症不是好词。”王志仁说。

专家特别强调,抑郁症可治。“首先,社会公众包括患者要明确治疗信心——抑郁症能治,很多患者会达到临床痊愈。临床治疗手段包括心理、药物、物理等治疗干预,其中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治疗主要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尤其是中重度以上的抑郁症更需要药物的治疗。”王志仁说。

值得关注的是,很多抑郁症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残留症状。

对此王志仁表示:“从治疗理念来说,以前临床更多是关注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现在不仅要关注到抑郁情绪改善,还越来越关注正性情绪是否恢复,也就是我们对事物有良好的体验感和快感,包括学习动机等。与治疗理念对应的,临床上也越来越关注到了正性情绪改善的药物。”

专家进一步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坚持服药很关键。“早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的副反应会大一些,包括镇静、恶心、肝损等,新型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部分患者仍有恶心甚至有呕吐、头晕、困倦等反应。但大部分的副反应在1到2周内都会慢慢地消失或者是耐受,因此患者无需过度担心副作用而拒绝抗抑郁治疗。一是我们临床已有兼具疗效和安全性的创新治疗选择,二是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个体化的因素,即使第一次使用的治疗药物作用不大,或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大,都有调整的机会。”王志仁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