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近日,第14届海峡两岸空间/太空科学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海峡两岸6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太阳与空间物理、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探测技术与应用三大主题开展学术交流。
据了解,空间天气的研究对象是距地球表面30公里以上的空间领域,主要包括日地空间的太阳日冕、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等。大部分的航天、卫星、通信、导航活动都发生或依赖于这个空间领域,灾害性的空间天气也会对地球的日常生活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更好地保障人类的空间活动,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建立自己的空间天气监测和预报系统。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天气业务监测格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作为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子午工程一期已于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子午工程二期预计2023年底完成建设任务,在全国及两极地区设有31个综合性台站、92个观测点,观测范围覆盖从日冕、太阳风到磁层辐射带、中高层大气电离层、低层大气的全过程,研究链条将太阳表面到地球表面串联起来。
我国空间环境地基探测“三步走”计划的第三步是建设“国际子午圈”。该计划以子午工程为核心,联合东经120度、西经60度子午圈沿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台各类仪器,形成全球分布式的地基探测网络,对地球空间环境进行观测。
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多名院士专家受邀进行大会报告,分别介绍了近几年来两岸在空间天气探测与预报、行星科学以及地外生存模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与研究成果。
重庆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谢更新教授介绍了该团队基于月球等地外星球熔岩管用于未来人类地外生存基地居住的相关关键技术研究的进展,并就如何利用重庆喀斯特地球溶洞模拟地外熔岩管开展相关研究和试验的情况进行了报告。这将为未来人类利用月球等熔岩管内建造人类生存基地提供可操作性方案和模拟验证。
据悉,为发挥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战略引领作用,重庆大学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已成立空间科学研究院,该研究院将积极响应国家航天强国战略、支持重庆的经济发展和重庆大学的基地和学科建设,在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深空探测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空间电能变换与无线传输教育部关键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跨学科、跨团队的创新平台。
据了解,海峡两岸空间科学研讨会是由老一辈科学家与海外华人学者共同开创的学术交流机制,经过33年的发展,已成为两岸科学家交流空间/太空科学的最新成果,探讨发展趋势与合作机遇的重要平台,为加深海峡两岸空间/太空科学的交流,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台湾中央大学与重庆大学主办,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协办,重庆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