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挂牌4年探索形成174项制度创新案例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司学婧

9月29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挂牌迎来四周年。

四年来,绥芬河片区走开放路、打自贸牌,聚焦对外开放,坚持理念开放、产业开放、要素开放、制度开放,推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创新发展。围绕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挖掘“沿边、对俄、跨境”特色,累计探索形成174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39项获评省级案例。“绥芬河片区深化跨境金融创新助力跨境贸易新业态发展”获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

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挂牌4年探索形成174项制度创新案例

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集聚

凌晨的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辛巴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内灯火通明。随着一声汽车喇叭的鸣叫,载满辛巴赫啤酒的车辆缓缓从工厂驶出,驶向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卡口。15秒后,卡口栏杆自动抬起,车辆驶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开往哈尔滨。

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挂牌4年探索形成174项制度创新案例

“我们现在应用的是综合保税区的‘分送集报’业务,由于公司产品特殊性,对于商品运输时效有很高要求,分送集报业务为企业解决了大问题。”辛巴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洪涛说。

“绥芬河海关在综合保税区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分送集报’业务,根据公司特点,拓展该业务在加工类企业应用模式,采取提前预检方式,在啤酒装瓶之前采样抽检,为企业节省大量经营成本。”绥芬河海关副关长姜佳力说。

今年1—8月,绥芬河片区新设企业683家,同比增长46.9%。四年来,绥芬河片区累计复制推广包括“分送集报”“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证照分离”“电水气联办”等200项国家改革试点经验。

打造现代化口岸经济体系

近年来,绥芬河片区先后获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试点,以及肉类、中药材等进口口岸资质,着力提升向北开放,1—8月绥芬河片区外贸进出口额完成119.5亿元,同比增长17.7%。

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挂牌4年探索形成174项制度创新案例

10月6日,在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馨怡纯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亚麻籽油香四溢,馨怡纯公司购置的互贸进口亚麻籽正在进行加工。互贸商品落地加工政策为粮油加工企业提供了新的原料进口途径,为企业扩大进口加工规模提供了原料保障;边民和互贸落地加工企业实现双赢。

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挂牌4年探索形成174项制度创新案例

以贸易转型加速产业集聚,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绥芬河片区正在加快构建以木业、食品(粮食、肉类、水产)、中药材等为重点的“生产加工型”产业,以物流、电商、会展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型”产业格局,推动提速打造现代化口岸经济体系。

助力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

为有效助力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绥芬河片区先后搭建金融超市和跨境金融服务站,实现金融产品“一指化”优选。线上金融超市受理咨询企业198家,对接意向贷款5.4亿元,线下金融超市为经营主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有效解决经营成本。跨境金融服务站集合银行、保险、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突出“结算+融资”“展示+咨询”“代办+辅导”“信保+银行”“政策+担保”五项服务功能,“一对一”为外贸企业提供跨境结算、跨境融资、出口信用保险、跨境担保等综合金融服务,已为企业办理300万元跨境贷款业务,帮助24家企业成功办理了名录登记。

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挂牌4年探索形成174项制度创新案例

站在新起点上,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将用好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等开放平台载体,探索形成各平台政策叠加、协同发展联动模式,以高水平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为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绥芬河自贸片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