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四川绵阳: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探寻成果转化的“科技城路径”

陈科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李诏宇

近日,在位于四川绵阳的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新厂房内,工作人员正在对新下线的医用回旋加速器进行检查。顺利的话,这款核医学设备将出口海外。同样在位于绵阳的四川长虹,工程师正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探索研制一款FLASH放疗设备,未来有望大幅缩短放疗周期、降低放疗副作用。

2022年以来,绵阳市提出实施“五市战略”,其中“科技立市”位列首位。“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区,绵阳不断延伸科技创新边界,擦亮中国科技城“金字招牌”。

绵阳实施“科技立市”底气何在?如何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闭环?近日,记者前往绵阳进行探访。

将“科技立市”位列“五市战略”首位

核医学健康产业在绵阳的兴起,并非偶然。绵阳市人民公园内矗立着一座“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铜像,G5京昆高速公路绵阳南收费站路口,耸立着一座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的雕塑。这两个点位都在提醒人们——这是一座有着雄厚国防科技基础的城市。

当年,一批国防科研院所、军工企业,以及大量科研工作者的到来,给绵阳的城市精神刻上了科技烙印,而雄厚的科技资源则成为绵阳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底气。

“创新创造一切,一切皆可创新”。2022年以来,绵阳提出实施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五市战略”,其中“科技立市”位列首位。将目光锁定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这个支点,一系列自主性、原创性改革由此而生。

2022年2月起,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69名青年骨干“走出实验室”,担任科技助理,促成更多沟通与合作。与此同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针对如何化解技术难题,绵阳邀请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带头人担任科技顾问,为企业研发出谋划策。如今,已有3批科技助理活跃在绵阳院、地、企合作前线,促成数十个合作项目取得新进展。

创新“供给”不能局限于一隅。“跳出绵阳看绵阳”,绵阳打破地域局限,启动“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建设,将知名高校、创新平台的技术、人才等资源链接至绵阳,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随着自主性、原创性改革的破题,绵阳闯出一条新路,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向而行。根据全国生产总值百强城市榜单,绵阳从2021年的92位上升至2022年的86位。2023年上半年,绵阳也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5%。

内外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9月12日,四川省第三届“全球青年学者论坛”绵阳科技城专场活动上,深低温温度传感器、光学条纹相机等多款新技术产品亮相,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绵阳的创新平台。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这段转化过程,也被许多人称为“死亡之谷”——绝大部分技术成果难以顺利抵达产业化终点。提升转化效率,绵阳的做法是搭建创新平台。

据了解,绵阳与多个驻绵科研院所联合共建了创新平台。如今,创新平台已包括中国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光子技术研究院、航空动力科创中心、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发挥出“一头连接院所、一头关联产业”的桥梁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是个系统工程,绵阳从人才、载体、金融、服务多个维度,创造性推出了“园区十条”“人才十条”“金融十条”“科创十条”等一系列举措,与科技顾问、科技助理、“云上两城”等“搭配”,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工作闭环。

不久前,在科技助理丁浦洋的牵线下,四川智研科技有限公司与绵阳农村商业银行“对上眼”。智研科技的关键技术属于涂层固化行业,可帮助企业减少VOC排放、节约用电成本,“好技术”变得“有市场”,得益于一场活动——“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绵阳市最新科技成果对接会。在会上进行10分钟推介后,该公司研发经理严鹏程就收到了一沓名片和添加微信好友的申请。

截至目前,通过12场相关活动,绵阳已面向全国发布科技成果超600项,推动产学研合作30余项,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陆续进入产业化阶段。

四川绵阳: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探寻成果转化的“科技城路径”

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新建的精上缝纫机产业园。 刘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