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新疆哈密距今约1.3-1.2亿年的下白垩统吐谷鲁群胜金口组中,发现9个兽脚类足迹化石,依据兽脚类足迹的大小,推断造迹恐龙的臀高约65厘米、体长约171厘米、体重约30千克,是小型兽脚类恐龙。这是哈密翼龙动物群首次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历史生物学》杂志。
保存完好的哈密兽脚类足迹化石(汪筱林团队供图)
哈密兽脚类足迹及线条图(汪筱林团队供图)
足迹化石是一种重要的遗迹化石。“我们可以从足迹化石上获取一些古生物生态习性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骨骼化石无法提供的。”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汪筱林说,在骨骼化石稀少或缺乏的情况下,足迹化石的研究可以弥补骨骼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获取造迹者的基本特征,比如其类型、臀高、体长和体重等信息。
同时,特殊的行迹特征也可以反映造迹者生前的一些特殊的行为习性,如运动姿态和速度、居群性、捕食行为,飞行动物的行走和降落方式等。此外,保存完好的足迹化石,还可以反映造迹者足部软组织的部分特征。
该研究的哈密兽脚类足迹化石是由汪筱林领导的哈密科考队近年来在哈密雅丹地区发现的。“哈密雅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翼龙化石产地,上亿数量的翼龙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名副其实的翼龙伊甸园。”汪筱林介绍,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哈密翼龙-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正在建设翼龙(遗址)博物馆。“在哈密雅丹地区发现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尚属首次,增加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的生物多样性。”汪筱林说。
通过对新发现的足迹化石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团队发现,哈密兽脚类恐龙足迹整体为窄长型,平均长约16厘米;造迹者两足行走,拥有功能性三趾,在趾远端可见清晰的尖锐的爪迹,是小型兽脚类恐龙。“这一发现进一步扩大了小型兽脚类足迹的分布范围,也为推断哈密翼龙动物群兽脚类恐龙身高、体长等提供了足迹学依据。”汪筱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