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惠及全人类的伟大创举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刘垠 崔爽 付毅飞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过去的十年里,从倡议到共识、从愿景到行动、从蓝图到实景,共建“一带一路”引领构建了全球互联互通新模式、引领开辟了共同繁荣发展新道路、引领探索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新方案,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惠及全人类的一项伟大创举。

“一带一路”日渐成为创新之路

中国自主培育的橡胶树组培苗落户柬埔寨,有望提升当地橡胶树20%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中国专家向格鲁吉亚推广日光温室种植技术,解决了当地蔬菜难以自给自足的难题;中国向埃塞俄比亚转化自主研发的酶法明胶生产技术,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为该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这是中国技术转移合作不断惠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缩影。

十年来,中国面向东盟、南亚、上合组织等建设了9家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依托“一带一路”技术转移网络,一大批互利共赢创新项目已成功落地,获得“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好评。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实施联合研究项目千余项,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共同建设50余家联合实验室,各国务实合作,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科技创新成果。”10月16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同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十年来,创新丝绸之路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为主要内容,合作成果日益丰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关键词,不仅为共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给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时间倒回至2016年9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提出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举措。

随着“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科技人文交流持续深化,“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亮眼成绩。十年来,中国支持逾万名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累计培训共建国家技术和管理人员1.6万余人次。

如今,依托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外合作伙伴围绕基础前沿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数字等领域填补多项研究空白,推动相关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也为解决全人类共性难题贡献力量。

不仅如此,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合作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催生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成为创新丝绸之路建设的一抹亮色。比如科技部等部门以南非、菲律宾、蒙古国等已达成政府间科技园区合作协议的国家为重点,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结合各国创新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鼓励创新合作模式,推动科技园区合作。

科技支撑产业创新合作取得的成效,见证了创新丝绸之路结出的丰硕成果。

地方省市陆续建设多家海外中医药中心或中医学院,持续开展中医诊疗、义诊、教育培训等,扩大了中医药在海外的“朋友圈”;中国科研机构与哈萨克斯坦林业委员会实施哈首都圈生态林建设技术示范项目,减少草原大风天气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中国积极参与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开展卫星应急监测服务,针对15个国家的17次重特大灾害事故启动应急监测,就2018年阿富汗大旱、2019年莫桑比克台风等向受灾国相关部门提供监测产品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10月初,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印尼雅万高铁的启用,见证了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中国—印尼雅万高铁项目建设运用了精密测量控制系统、地震预警监测等多项前沿技术,实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不仅保障列车的高效安全运行,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技术的国际化。

“十年来,科技部牵头会同各相关部门大力推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合作,把科技创新和‘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使其真正成为创新丝绸之路建设的亮点,为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创新动力。”该负责同志指出。

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2023年9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该谅解备忘录,中国将向巴基斯坦援助5000套户用光伏发电系统、1套综合一体化气候变化监测与应用系统设备、5套智能气象地面观测站、1套综合云端灾害风险预警支持系统,并实施能力建设培训项目,为巴基斯坦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推动中巴经济走廊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技术等支持。

中—巴物资援助项目是“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的具体举措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已与39个共建国家签署47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老挝、柬埔寨、塞舌尔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与30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70余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培训了120多个国家3000多人次的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

“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中国先后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不断加强绿色“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

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与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12月,“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App启动,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打造政策对话和沟通、环境知识和信息、绿色技术交流与转让平台。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还与深圳市共建“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推动中国绿色发展成果在全球的共享共用。

作为我国国有发电企业在非洲投资、建设、运营的首个风电项目,投资高达22.59亿元的南非德阿风电项目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163台风机均为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动力公司自主研发的1.5兆瓦机型,风机最高利用率达到99.82%,实现了中国风电技术、标准、管理、设备全产业链整体“走出去”。

“十年来,国家能源集团以‘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建设世界一流’为主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加大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实现了自身发展与当地发展的‘美美与共,和谐共生’。”国家能源集团国际合作部主任陈静说。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合作为经济繁荣、绿色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国新办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指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亮点纷呈,空间信息走廊建设成效显著。中国已建成连接南亚、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卫星电信港,中巴(西)地球资源系列遥感卫星数据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家和领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中欧班列、船舶海运等领域提供全面服务;中国与多个共建国家、地区共同研制和发射通信或遥感卫星、建设卫星地面接收站等空间基础设施,并利用高分卫星16米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一带一路”典型气象灾害分析及预警平台、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等,服务更多共建国家。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张玉军说,在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指引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10年,给世界带来引人注目的深刻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与文明之路必将走深走实、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