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可持续专利运营打造良性创新生态”论坛在京举办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北京中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可持续专利运营打造良性创新生态”论坛近日在京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研究院、小米集团等高校、法院、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围绕专利运营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可持续专利运营打造良性创新生态”论坛在京举办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北京中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程在致辞中表示,知识产权出版社作为国务院全资控股、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以及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的“国家队”,充分利用全球专利文献资源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全面布局知识产权大数据领域,构建了多平台耦合、大数据关联的全产业链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整合了专利、商标、版权、判例、标准、科技期刊、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近500种数据资源,170多个国家的知识产权数据,总数据量超10亿条,是权威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资源库。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孟雁北认为,竞争法律制度对于促进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知识产权作为权利具有特殊性,但并未改变反垄断法的分析框架,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不是一种独立的垄断行为。经营者在行使知识产权或者从事相关行为时,达成或者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实施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可能构成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反垄断法主要通过维护市场竞争以及特有的“创新抗辩”制度、“效率抗辩”制度来实现“创新促进”,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通过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以及特有的法益孵化功能来实现“创新促进”。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王亦非指出,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在保护竞争和激励创新方面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愿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法官需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和价值,不偏离以规范促发展的初心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竞争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强化反垄断司法审判、规范竞争秩序,又要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让反垄断司法发挥出应有的正向价值。

小米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经理徐然认为,在过去几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中国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相比较,在销售额以及利润率等方面和行业巨头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应该考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最终实现在FRAND(公平、合理和非歧视性的原则)框架之内,以更加公平、合理和高效的方式给创新者以回报,推动技术的普及以及产业的发展。

北京中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副主任程序强调,专利运营作为企业利用专利制度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需要进行体系化的总体谋划。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从需求入手,挖掘“竹笋”创意。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加强研发方向的深入挖掘。二是定向研发,培育“新竹”专利。利用基于语义理解的专利申请预评估技术,保证待申请专利的授权前景。三是分级分类,挖掘“老竹”价值,围绕专利价值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发挥开放许可、沉睡专利挖掘等多种手段在不同场景下的积极作用。四是推陈出新,促进“竹林”更替。加大多模态加持下的计算机辅助创新(CAI)技术的研发,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循环发展,进而形成可持续专利运营的“竹林效应”。

(活动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