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沉浸式体验虚拟超市购物,多动症儿童置身于虚拟教室并开启认知训练……10月16日,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向全校学生开放智能交互平台,分享最新的类脑、VR与脑机互融等技术。
当下,对于多动症的诊断更多的是通过量表来定性,不乏一定的主观性。能否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辅助诊断系统?现场展示的脑认知评估与训练系统看上去像是一台游戏机,受试者戴上VR头盔后,会身临其境地进入到“教室”等场景。复旦大学智能电子与系统实验室工程师郑帅介绍,当受试者接收到一个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指示后,系统会不时出现一些干扰项,比如有孩子在走廊奔跑、突然打雷下雨等,此时受试者哪怕再细小的动作,都会被脑电帽和眼动仪记录下来,供医生进行定量分析。
从现场展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已有一些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患者或肢体受伤的患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与有趣的互动康复活动。“面向病人的一体式康复系统,融合了类脑计算和姿态识别技术,为病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康复体验”,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邹卓介绍说,类脑计算的智能辅助更是提供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使病人的康复过程更加高效和愉悦。这种创新的交互方式为病人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为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现场沉浸式体验类脑智能计算与交互成果。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摄
当日体验项目包括了邹卓团队研发的人机交互康复系统、脑认知评估与训练系统、手术仿真模拟系统等“寓医于乐、寓科学于乐”的科研成果。
据了解,复旦大学智能电子与系统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实验中心,实验室还包括媒体交互与虚拟现实研发平台、开放机器人平台、柔性可穿戴设备与人机交互系统,以及认知训练系统等。近年,该实验室与中国航天、中国移动、博世集团、新氦智能等多家创新企业开展应用研究,推动相关技术在工业物联、自主系统和智慧健康等领域的应用。
据悉,此次智能交互平台开放日活动也是今年复旦文化校历的系列活动之一。新学期,复旦大学首次推出文化校历,截至目前已开展了60多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