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2023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发布:信息公开推动供应链“绿”起来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10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2023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了第十期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第六期供应链气候行动CATI指数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在环境信息公开引导下,十年来中国绿色供应链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助力中国环境治理和全球气候行动。

据悉,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由IPE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2014年合作研发,是全球首个针对在华供应链环境、碳管理表现的量化评价体系;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由IPE开发,该指数得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持。

2023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发布:信息公开推动供应链“绿”起来

2023年度CITI和CATI指数评价覆盖22个行业的742家中外企业,在大中华区企业中,富士康、安踏、隆基绿能、华为、联想等处于领跑位置。

回顾十年间绿色供应链的推进,IPE认为,最关键的变化是中国环境监管和信息公开的历史性进展。十年来,中国先后启动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和中央环保督察,治理力度前所未有,2015年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设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等。以蔚蓝地图收录的污染源环境监管记录数量为例,2014年为15万条,2023年9月增长至近300万条。信息公开为多方合力加强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提供了关键的数据基础。

2023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发布:信息公开推动供应链“绿”起来

CITI指数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共同推动下,绿色供应链理念逐步主流化。最初只有37%的参评企业承诺绿色采购,本期评价中,73%的参评企业公开披露供应链环境与气候风险管控要求。供应链的污染减排,恰与中国十年间持续加强环境治理的大背景相契合。对企业公开披露的多年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分析发现,接受绿色选择审核的供应商企业,其部分主要污染物减排幅度快于同期全国工业减排的平均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绿色供应链行动助力环境质量改善。

CITI指数的评价指标从首期以环境污染为主,已逐步扩展到气候变化、减塑和资源循环再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IPE认为,随着中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包括生态环境部门建立排污许可制度、证券监管部门颁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等,为夯实环境、生态和气候数据基础设施提供了有力支持。IPE建议,各方借助大数据、云计算、AI等信息技术,探索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加速供应链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投资者、消费者等做出绿色选择。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