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首届京津冀晋生态旅游观鸟季启动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10月20日,以“京津冀晋联合保护野生动植物,协同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为主题的首届京津冀晋生态旅游观鸟季启动仪式在北京世园公园举行。活动现场,四地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晋观鸟地图》。21日,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还将举办“野鸭湖湿地杯”观鸟赛,来自机关、学校、大学、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的人员以及市民代表组成的30支队伍将参加角逐。

近年来,京津冀晋四地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在京津冀晋四地37.47万平方公里沃土上,野生动物种类达到了760多种,其中,河北省的野生动物种类为605种,天津市和山西省的野生动物种类分别超过了500种,北京市在2023年初共收录野生动物608种。尤为显著的是,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京津冀晋四地的鸟类种类超过了60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二分之一多,充分印证四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608种野生动物作为北京人的“邻居”在此繁衍生息,其中鸟类种类就达到了515种,在G20国家中排名第二,是全球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黑鹳、大天鹅、北京雨燕等在北京市的分布地不断扩大,“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在房山、大兴、丰台等地频现,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也再现密云水库。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北京雨燕”从2006年的大约3000多只,增长到一万只以上,这样一种迁徙过程、迁徙路线与“一带一路”基本重合的“国际生态大使”,每年都会用挥动的翅膀为北京的生态环境点赞。

据统计,天津市野生鸟类品种增至452种,较2014年记录增加36种;每年有百万只候鸟前来栖息,其中东方白鹳最多5000多只飞临天津,占全球总数的一半;每年冬季有超过16000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遗鸥在天津市沿海滩涂栖息越冬,数量约占全球总数的80%以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它们纷纷“落户”津门,而天津市153公里的沿海滩涂也已经成为许多珍稀鸟类栖息越冬的理想家园。

河北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在河北省是优势物种,数量约在300只以上,已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全球仅有两千余只;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大鸨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河北省多地都有发现,数量多达150余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遗鸥,全世界共有12000余只,其中每年约有三分之二的遗鸥在河北省康保县康巴诺尔湖繁衍生息,遗鸥已成为康保县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山西省鸟褐马鸡的栖息地从吕梁山扩散到太行山,足迹已经遍布山西;红腹锦鸡由运城向北扩散到晋中一带,分布区域明显扩张。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17种鸟类在山西有了新记录、新分布。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大鸨、遗鸥等珍稀鸟类在山西频繁现身。2022年,在运城黄河湿地越冬的大天鹅数量达到了1.6万余只,山西生物多样性“家谱”进一步丰富。

据了解,近年来京津冀晋区域生态保护联防联控不断加强。特别是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有害生物发生趋势会商机制,联合开展5·25检疫专项活动。开展京津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主动预警工作,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合执法,积极配合执法部门联合执法行动,执法罚没野生动物收容率达到100%。加强省站之间沟通协作,以需求为导向,支援环北京周边区县有害生物防控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