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国家气候中心:中等厄尔尼诺事件即将形成 今冬气温起伏较大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监测显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即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11月3日,在中国气象局11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透露。

贾小龙介绍,据监测,9月尼诺3.4区海温指数为1.58℃,7-9月这三个月指数滑动平均值为1.34℃,9月南方涛动指数为-1.35。根据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预计1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持续超过0.5℃,2023-2024年冬季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峰值强度在1.5-2℃之间,强度为中等,类型为东部型。

贾小龙表示,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冬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空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反气旋性环流,东亚大槽偏弱,东亚冬季风偏弱,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另一方面,异常反气旋性环流有利于来自热带的暖湿水汽向我国南方输送,配合冷空气活动南下汇合,易导致南方地区降水偏多。

“统计显示,在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冬季气温起伏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往往偏多。”贾小龙说,建议密切关注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发布显示,刚刚过去的10月,全国平均气温12.2℃,较常年同期偏高1.6℃,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具体来讲,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其中东北地区大部及山东大部、内蒙古大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2-4℃,内蒙古、新疆、天津和辽宁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有140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10月历史极值。

预计11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其中内蒙古西部、华北西南部、黄淮西北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大部偏高1至2℃;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新疆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至1℃。

贾小龙表示,预计1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5次,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分别是:上旬前期为中等、上旬后期为弱、中旬前期为中等、中旬后期为弱、下旬后期为弱。

目前我国多地入冬推迟,会带来哪些影响?贾小龙回应称,今年秋季以来,我国北方气温异常偏高,东北大部、华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部分地区偏晚超5天,入冬推迟可能影响农作物生长季节和周期,不利于农业生产计划和产量;同时,暖热气候导致农作物生长过旺且利于病虫害越冬和繁殖,严冬雨雪灾害和来年病虫害风险增大。

他解释说,暖热天气可能引发物候的“生态失衡”。例如,一些植物物种可能会在不适宜的时间内开花或结果,动物的繁殖和迁徙行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暖热天气还可能使来年春季融雪径流量减少进而引发干旱,造成水资源紧缺问题,降水量减少或降雪延迟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供水困难,可能对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