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助力青海省饲草产业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8日,记者从国家牧草海北综合试验站获悉,近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海北综合试验站联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及青海凯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初步形成了“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地方龙头企业+农牧户+基地”的生产模式,从适宜种植优良牧草品种的引进筛选、优质饲草高产栽培技术、饲草适时收获及青干草调制等技术的研发及推广示范,为青海省饲草产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动能,有效推动了青海饲草产业的发展,强有力助推当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据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海北综合试验站,已连续多年在青海省泽库县宁秀镇、共和县倒淌河镇、同仁市黄乃亥乡、尖扎县康杨镇、门源县苏吉湾乡、大通县向化乡、湟中区土门关乡建立燕麦引种评比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筛选出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品种,有效解决了当地适宜种植优良牧草品种短缺的难题。此外,为有效提高燕麦饲草的产量和品质,国家牧草海北综合试验站站长刘文辉研究员提出了“深耕+轻耙+增施有机肥”的燕麦栽培模式,这种种植模式不仅能满足燕麦生长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还符合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高地建设的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在青海畜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刘文辉先后邀请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学敏研究员及其岗位成员组成专家顾问团,连续多年深入青海牧区调研青海草牧业发展状况,制定了完善的帮扶计划,开展了系列科技讲座,受到当地农牧民和企业的欢迎。

王学敏表示:“青海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是发展绿色有机畜牧业的绝佳地区,生产优质的有机饲草料是我们今后的主要帮扶目标,我们今后将继续与海北试验站合作,重点从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新品种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发力,进一步提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在青海畜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促进青海优质有机饲草发展。”

通过对适宜种植优良燕麦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农牧民切身体验到了新品种的抗性、产量和品质,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