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项铮
《2023年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发布,其中显示,中国生物制药供应链弹性超过北美,在新型疗法领域展现出很强的适应性。该报告由Cytiva和英国《金融时报》联合发布,Cytiva公司已经六进进博会,并在现场发布和展示了多款新品。
生物制药行业的弹性可以理解为行业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该报告中显示,2023年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总体上有所减弱,供应链弹性和制造敏捷性有所改善,但人才储备、研发生态系统以及政策法规三个方面的表现有所下降。中国是参与调研的非发达国家中得分最高的国家,其中供应链弹性和生产敏捷性表现尤为亮眼,分别超过北美和欧洲,但在人才储备、研发生态系统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该报告调研了22个国家的1250名制药和生物制药高管,89%的受访者认为在国际市场出现供应短缺时,我国在6个月内可以完成产能提升。2.79%的中国受访者相信,中国在推出新型疗法方面适应性很强,这对于加速创新药的研发和生产功不可没。
Cytiva中国总裁周敏涛先生表示,中国正在加速成为全球生物制药强国。79%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得益于强大的本土供应链,中国在推出细胞和基因疗法方面的适应性非常高。
周敏涛告诉记者,弹性指数的表现是由本国生物制药产业的领导者来自评的。除了同行们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之外,我国的研发生态系统、专业人才储备发展速度不及预期。
“行业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其实对于人才提出了非常高的需求,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其中,符合GMP要求的制造人才、供应链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是中国最紧缺的三类人才。”周敏涛表示,“虽然生物医药产业目前进入了调整期,但这种调整对产业来说有好处,不成熟的资本和低质量发展的企业会离场,好的企业会在这期间积蓄能量,打磨好的产品,让真正的创新药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