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11月9日,山东威海数字孪生流域正式上线,该孪生平台和应用系统完整实现了水资源预报、预警、预演和预案功能。项目负责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王宗志表示,该项目为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项目,依托山东威海市境内的黄垒河流域,将水资源管理调配“四预”应用列为数字孪生平台研发的重要任务。
据介绍,山东省威海市境内无大江大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573立方米,约为全国的1/4,属严重缺水地区。2014年至2019年,当地连续六年干旱少雨,供用水形势十分严峻,一度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为保障供水安全,自2019年起在黄垒河自上而下依次建设庙东、小观、东浪暖三级地下水库,拦蓄雨洪资源,总库容可达4215万立方米;同时实施了黄垒河地下水库—母猪河地下水库—米山水库水系连通工程,可实现年调水量2800多万立方米。
“科学调度地下水库和水系连通工程,联合调配地表地下水资源,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效益,是威海市水安全保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王宗志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从2022年开始,项目团队在水利部的支持下与威海水务局展开全方位合作,利用数字孪生的技术手段,再现黄垒河流域的情况,进行了模型参数的精准构建。
水资源管理涉及流域上下游、天气情况、用水情况等多个维度、如何完整实现水资源预报、预警、预演和预案功能?王宗志表示,在水资源预报中,可利用长中短期径流预报模型,对年-月-旬-日径流开展渐进式预报,还可通过预测生产、生活、生态“三生”需水过程,以掌握流域来水需水情势。为此,团队依据干旱缺水发生发展过程,建立了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可用水量不足等水资源预警指标体系,提前预警干旱缺水风险。在水资源预演中,团队开发了正向和反向预演功能,能对未来、历史、设计等各种可能来水情形下,流域内蓄水、供水、缺水全过程开展可视化仿真推演,系统研判流域水资源供需情势,实现了工程调度和水源调配方案的灵活生成、快速模拟、综合对比、迭代优化,有力支撑了管理决策。相关单位可以基于预演结果,围绕应急调度、应急水源、节水限供等主要方面生成抗旱预案。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探索构建水资源调配“四预”技术方案,威海面向地表地下水库联合调度与地表地下水联合调配的实际需求,开展了积极有益探索,有望为其他类似流域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