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援外医疗“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谈援外经历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中国的红枣汤让马里受伤男孩低落的心情有了起色、中医的小小银针在科威特收获了不少“中医粉”、中国援外先驱梅庚年先生的墓地由当地两代人守护48年……在11月16日举行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个个动人故事回响在发布厅中,令在场者动容。

援外医疗“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谈援外经历

发布会现场。科技日报记者张佳星摄

“授人以鱼”复原意外伤、治疗常见病

“他现在已经成为马里的一名大学生了。”第14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第25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湖州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朱惠芳,提起自己曾经悉心照顾两个半月的马里孩子满是欣慰。她回忆道,车祸导致这名爱动的男孩尾骶部压力性损伤,严重感染,失去康复信心。

朱惠芳为他清理伤口、换药按摩,为他买来奶粉,给他煮红枣汤喝,还和他约定互相用对方的语言打招呼。在朱惠芳的护理下,那个又大又深的压力性损伤奇迹般愈合。有一次小男孩回医院复查,正好碰到媒体采访,他冲着镜头介绍朱惠芳:“这是我的中国妈妈。”

仁心仁术让中国援外医疗队在当地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医疗队员与当地居民建立了友好的感情,也让当地居民更深入认识了中国和中国文化。

“我最初到科威特时,当地人对小小银针能治病表示怀疑。”第4、7、8批吉林省援科威特中国医疗队队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刘春说,针灸、拔罐甚至会让他们恐惧,但当发现针刺、拔罐、穴位贴敷等中医治疗方式能帮他们治疗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这些常见病,还能消除失眠、湿疹、腹泻、便秘这些日常烦恼时,他们一点点变成了“中医粉”。

“后来我们中医诊所的病人络绎不绝。”刘春说,太极拳、八段锦这些健身治疗方法也渐渐地走进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中。

“授人以渔”为当地培训医师,带去多个“首次”

2014年8月,第24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长暨国家埃博拉防控专家组组长、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逆行出发,前往当时的埃博拉疫区。“能不能去、去了做什么、风险有多大,这些都是当时担心的问题。”王振常说,经过国家卫健委和各级部门严格科学判断部署,团队按期出发开展调研、分析工作,到援助点开展防控工作,此外,团队还有一个特别的任务。

“我们按照国家部署为几内亚培训公共卫生医师。”王振常说,这项工作历时两个多月,大家冒着较大感染风险,超额完成1000名的培养任务,为当地培养了1600多名公共卫生医师,获得了“几内亚共和国勋章”。

第2、3、4批援多米尼克中国医疗队队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德熙发挥所长,在多米尼克开展了第一例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第一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第一例动态血压监测等“多个多米尼克首例”。“援外经历让我意识到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水平的迫切性。”吴德熙说,因此,援助工作还要“授人以渔”把技术留在当地。吴德熙努力当好当地同行、医学生的老师,同时积极推动创立了多米尼克首个心血管内科,推动成立了中多心血管影像学中心和中多远程医学中心。

60年来,中国向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出了3万余人次医疗队队员。在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讲述中,人们深切感受到援外医疗队超越国界的医者仁心,他们在异国他乡抚平创伤病痛、治疗疑难杂症;他们与当地的同行亦师亦友,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行医经验毫无保留地留在当地,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