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军论坛】
朱 磊
近日,按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带着对“打赢未来高端战争,陆军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服务陆军转型建设,工程大学如何优化内在品质、提升核心竞争力?”“创办一流军事名校,工程大学长远发展路在何方?”等问题的思考,我带领机关的同志从部队视角审视大学的人才培养,从需求侧、最前端反思供给侧的问题,围绕“加速推进工程大学教育转型”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对陆军50个旅团级单位的数千名我校毕业学员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判,深入了解部队诉求,发现了一些倾向性问题。调研发现,大学部分任职课程的教学力量偏弱、教学训练质效不高、教学内容“含战量”不足,教学模式与备战打仗“贴合度”还有待加强,实践教学与部队岗位对接不紧的问题尚不同程度存在,科研工作在系统化思考、体系化布局、有组织开展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紧盯这些矛盾问题,我们在校内先后召开不同单位类型、不同任务层次座谈会10余次,对11名院士及专业技术少将进行访谈,征询了50余名团以上领导干部意见建议,聚焦一些重难点问题和普遍性现象,形成了一些思考认识。我们认为,在新起点上创办一流军事名校,必须把教育转型这个风向标鲜明地立起来,系统推进大学办学育人向着办部队满意的教育、实施高品质教学、开展有组织科研转变,用崭新的目标愿景引领建设发展,用高远的事业追求凝聚意志力量,推动大学办学育人迈上新台阶。
紧盯学员主体,推进人才培养由“自我满足”向“部队满意”转变。一是校准由“兵种排长”拓宽到“陆军排长”的新定位。在部队合成化、联合化的趋势下,立足兵种、面向合成、融入联合,统筹好兵种任职与长远发展,切实把人才培养的视界拓宽到“陆军排长”。二是树牢“先育人、后育才”的新理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教学、课程思政“三维一体”融合育人,突出全过程管理育人,开展心理、法律、训练等全期“伴随服务”,把“一切为了学员”落到末端、见到实效;增强人文素养、品德教育,确保培养的人才思想过硬、品行端正、素质优良。三是升级“指技融合”的新模式。通过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和高水平军政训练,筑牢科技基础、人文基础和军政基础,提升思维层次,拓宽专业视野,增强长远发展潜力;精准对接部队岗位需求,教之以理、授之以术,实施“战斗员+技术员”“指挥员+科学家”融合培养,打通从院校到部队、从课堂到战场的人才培养链路。
始终聚焦主业,推进教学改革由“自我设计”向“高品质教学”发展。一是推进课堂革命。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紧跟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重塑教学内容体系,既要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向“45分钟”要效益,开展智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要发挥第二课堂“助推器”,把创新俱乐部与课程教学同等对待,释放学员活力,双轮驱动学员综合素质提升,以课堂教学为支点撬动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二是实施教员能力升级计划。严格教员资格认定,全面推行教官制,加大部队教官选用,分类确定主讲教员、辅讲教员、部队教官资格认定标准,规范资格认定程序,建立“能上能下”机制,实施岗位任职课程资格准入制度,试点开展学员评教选课制度,营造良性竞争环境。三是推进教学条件增效工程。突出以战领建、建用一体,强化“建、用、管”体系设计、同向发力,对新建项目要围绕作战需求和教学需要论证清楚,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智慧校园、装备场地、实验条件等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对大学现有条件进行整合,集优集约、开放共享,全面释放教学条件整体效能,有效提升对备战打仗、人才培养的贡献率。
突出服务主战,推进科技创新由“自发式科研”向“有组织科研”聚力。一是瞄准打仗需求解决“价值导向”问题。校准科研靶向,聚焦备战打仗问题开展研究,加强系统筹划,推动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做到“部队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战场批答卷、成果进课堂”。建立科研任务响应机制,由被动“接单式”向主动“服务式”转变,由“自由生长”向“组织培养”转变。二是突出体系抓建,解决“攥指成拳”问题。加强顶层设计,打通科研立项的“作战需求→能力需求→装备需求→科学问题→技术创新”逻辑链路;统好力量资源,组建跨领域跨建制的专家队伍和研究团队,瞄准备战打仗急需领域和创新发展急迫领域,进一步强化“体系建、建体系”,有效发挥大学科研整体优势。三是强化制度保障解决“运行质效”问题。完善科研考评机制,建立约束性和激励性相统一的考核指标,加大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权重,加强对科研团队和科研影响力的评价,建立有组织科研的分类评价体系。优化科研过程管理,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落实科研助理制,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常态化抓好监督检查和诚信建设,筑牢科研忠诚,守住底线红线。
(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