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癞蛤蟆、蛙、貉……呼唤进城“安家” 为城市野生动物找回失去的家园

半月谈记者 董雪

在人口密集、空间紧缺的现代都市“安家”,野生动物要面对很多困难,即便是我们记忆中再普遍不过的癞蛤蟆也面临着生存威胁。将城市中的生态空间尽可能打造得接近自然生态,为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创造环境条件;改造小区环境以减少野生动物的食源和栖息条件,进而保持野生动物与人居空间的适当距离;劝阻捞蝌蚪、投喂流浪动物和野生动物,让野生动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保护城市生态,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很多。

癞蛤蟆、蛙、貉……呼唤进城“安家” 为城市野生动物找回失去的家园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中一处适合两栖类动物生存的天然水塘 董雪/摄

生物多样性对城市居民很重要

“很多人不知道,城市里有些癞蛤蟆是淹死的。”上海市林业总站野生动植物保护科负责人季镭、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刚带着半月谈记者在黄浦江边的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边走边看。

来到一处池塘时,他们指着池塘边松软的泥土岸坡和露出水面的大石块告诉记者:“癞蛤蟆以肺呼吸为主,不能长时间在水里,这种接近自然生态的景观设计能方便它们上岸。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把坡岸硬化,还造得又高又陡,癞蛤蟆跳不上去就会淹死。”

癞蛤蟆,即中华大蟾蜍,它是《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一种,也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28个二级保护物种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华大蟾蜍是目前上海本土有分布的野生动物中唯一列入新版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两栖类物种。

季镭告诉记者,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是上海市林业部门的25个两栖类监测点之一,这里生活着黑斑蛙、泽蛙、金线侧褶蛙和中华大蟾蜍。每个月监测时,团队成员都会在夜里拿着手电筒,竖起耳朵找蛙、听蛙。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两栖动物的栖息地受到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在它们生活的几百平方米范围内,既需要有食物来源,也需要有繁殖的地方和过冬的地方。而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之所以能成为两栖动物的一个安身之所,得益于其用心设计。

“这里有小池塘,池塘里有芦苇和荷叶,岸边的植被也比较有层次。”杨刚蹲下来摸着茂盛的草丛说,冬眠的季节就快到了,在相对温暖的南方城市,一些两栖类找不到松软的土地挖洞时,也会选择趴在草丛根部过冬。

不论是蛙,还是鸟,或是兽,相对自然的“家”是野生动物的共同需求。很多城市公园过度追求单一、整齐的人工景观,其实不利于野生动物生活和繁殖。比如,缺少本土植被,经常修剪草坪,地面和河岸大面积硬化,乔木种类单一,地表大面积覆盖麦冬和百慕大等地被植物,缺乏乔灌草构成的层次感和自然隐蔽空间等。

“生物多样性就像一道防范生物灾害的保护墙,生物多样性水平越高,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对于城市来说,生物多样性水平越高,居民感染野生动物源疾病的风险就越低,因生物灾害导致人身财产损失的风险也越低。”季镭表示,稳定且多样的生态系统对城市居民来说十分重要。

冲突与共存

你知道蛙类在城市里最大的天敌是什么吗?

答案可能会让你意外,是小朋友。

蛙类作为两栖动物,在食物链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且薄弱的类群。城市里的它们虽然可能会被白鹭等鸟类捕食,但真正让它们损失惨重的却是每年春天的自然课——捞蝌蚪。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作为全国多地小学生的“固定节目”,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带上小渔网体验捞蝌蚪、养蝌蚪,在玩耍中了解蝌蚪变青蛙的知识。“两栖类的繁殖和生长对栖息空间要求比较苛刻,被捞走的蝌蚪能够重新回到适生环境的概率非常小。”季镭对此感到十分惋惜。

人们无意中的行为,可能对野生动物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公园绿地为消灭蚊虫而经常喷杀虫剂,家长因孩子养蚕的课外实践而薅光了桑树叶,等等。

再以近年来在上海一些小区“安家”的野生动物貉为例,喂食猫粮可能导致貉的数量不正常增加,并发生一些性情上的变化。根据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发起的“貉口普查”调查数据,在其他影响因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小区存在猫粮和湿垃圾管理不当,貉密度的增加幅度为每公顷1只,较平均密度翻番。

而另一方面,野生动物出没难免让一些居民感到困扰,有人反映夏日蛙鸣影响老年人休息,也有人反映小区里的貉太多影响到了生活。季镭表示,对小区环境进行改造可以改善大部分问题。例如,如果小区里不设池塘,自然不会有蛙,不过蛙鸣仅仅出现在4月~6月期间,欣赏蛙鸣何尝不是一件雅事;如果小区内改良投喂猫粮的方式、将院落中种植的瓜果蔬菜遮罩、及时填补楼体的沉降缝,貉的食源减少、栖息空间减少,那么貉就会离开这个“缺衣少食”的人居空间。

立法促进城市与野生动物共处

对于城市“偶遇”野生动物,上海市林业部门提出“四不原则”:不害怕、不接触、不投喂、不伤害。今年10月1日起,《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上海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此次立法建立了具有上海特色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制度,为野生动物创建稳定、高质量的生存空间。

十余年来,上海探索与超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模式,选择了一批生态基底好、野生动物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探索建立了野生动物栖息地,麋鹿、獐、小天鹅等野生动物现身的频率越来越高。

条例明确,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对栖息地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等,明确区主管部门按照上海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技术规范等规定进行维护管理,对于建设项目可能影响栖息地的,要求予以避让或采取措施消除、减少不利影响,并明确禁止破坏栖息地环境以及毁损设施设备的有关行为。条例在上位法有关猎捕、禁食、人工繁育等规定的基础上,结合上海野保工作实际,进一步充实、细化了具有上海特色的野生动物管理制度。

在人口密集、生态空间狭窄且呈碎片化的现代都市,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愿景任重道远。季镭和杨刚提到,建设或恢复一块野生动物栖息地,要有足够的耐心,“建设的最初几年只是长出先锋植物,若干年后才会逐渐吸引来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达到近自然的状态需要一代又一代野保人的不断努力和坚持”。

信息化、智能化的监测手段为保护野生动物工作带来帮助。季镭说:“未来几年,我们打算尝试运用声纹识别技术监测林鸟和两栖类,尝试运用视频捕捉技术监测滩涂上的水鸟,探索应用AI技术识别和监测兽类,用实时、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为野保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撑。”(实习生郑久洲、李涵非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