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院士与“小记者”面对面交流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12月2日,第二十三期花城院士科技峰会暨第四届先进材料和智能制造学术会议在广东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办。

院士与“小记者”面对面交流

峰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除了主会场院士大咖们的专题报告、交流研讨,此次大会还设置了“凤凰科学小记者院士面对面”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克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先友、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广学、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李烈军、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开明等六位院士“大手牵小手”,直接与孩子们直接对话。

院士与“小记者”面对面交流

陈克复院士与小记者们交流。主办方供图

“小时候生活比较艰苦,成为科学家的想法还没有很强烈。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为国家作贡献的重要性。”陈克复告诉小记者们,“成为科学家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前进,掌握各种才能和技能,并且要打好基础,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迈好,最终才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成为科学家需要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功的追求。同时也要打好基础,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李烈军表示,“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只有通过学习和交流,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吴开明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他认为,作为科学家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同时,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思路,才能推动科学进步和发展。

学习是否有窍门呢?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陈广学回答道:“做一个科学家最需要的是勤奋努力,没有太多窍门。”他告诉小记者们,学习过程中,可通过与他人交流总结出高效的学习方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科学研究,我们需要勤奋、多思考、多总结。

对于小记者们关于行业方向选择的提问,王先友认为,小时候的爱好和兴趣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只要保持热情和好奇心,持续探索和学习,未来就有可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

AI也是小记者们提问的热点话题。杜如虚建议,大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在掌握好AI和数字化技术、编程、数据可视化等关键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以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