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对于“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提法,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氪星创服董事长董博一点也不担心青年人“说不出东西”。
12月10日,作为主持人,董博和5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走上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讲台,聊“培育新质生产力”。
第一个问题是道“开胃菜”,谈各自的研究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有何意义。
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张强打开了话匣子。与此相似的问题12年前就萦绕在他脑海中——做什么研究更有意义与价值?
当时,新能源汽车正是新兴产业。学能源材料出身的他选择了做金属锂电池。他决定:把电池做到极致,为国家未来10至15年的发展做能源储备。
如今,已成为我国金属锂电池研究领域佼佼者的他表示:“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发展到当前阶段对于创新的迫切需要,要用科技提升产业质量,以创新赋能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在新型现代飞机研制过程中,要用到很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采用传统生产力远远不够。”生于1989年,参与设计了C919大型客机、AG600水陆两栖大型运输机的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航空科普专家赵东阳表示,要不断研究开拓、深耕飞机生产研制领域,将新质生产力应用于飞机研制,让我国飞机赶超世界。
第二个问题请青年人“分享经验”,聊在研究中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什么能力与素质。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书豪给出的两个关键词。他认为,实践能力是做有用的研究,满足国家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是做有创新的研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研究的青年工作者应特别具备这两项能力。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独立研究员李莹提到,需要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眼界。她结合自身经历说,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出圈”的新技术,她在博士学习期间并没有涉猎,如今研究中却十分需要相关知识。
因而,她认为,在一个领域深耕的同时,也要保持广阔的视野,与时俱进学习新技术,将之整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当中去。
第三个问题请青年人“提建议”,谈激发青年伙伴参与前沿技术研究需要怎样的创新环境。
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杨玉超说,要给青年人充分的信任。
回忆一路成长经历,杨玉超认为“信任”是鞭策、鼓励自己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2017年我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的一个青年科学家项目,那时我还是一个科研小白。”他说,国家把如此重要的项目交给年轻人,自己深受鼓舞。“国家高度信任,又创造了这么好的科研条件,我们只有加倍努力去回报。项目组在执行过程中超级认真,高度重视执行、汇报等各个方面,最后获评项目执行优秀团队。”
张强也认为,需要给予青年人才更多“挑大梁”的机会,包容青年人的失败。
李莹说,要搭建桥梁,让青年人有充分接触各行各业科技人员的机会,帮助青年人扩大视野,“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选择更热爱、更有应用前景的科研方向。
5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寄语青年伙伴们,要把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急需紧密结合,把自己的科研工作融入国家科技发展大背景,用实际行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对话现场。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