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明源
近日,一则关于“南京大学认证高中学分”的消息引发了互联网热议。南京大学官网显示,该校向13名入校不久的大一新生颁发了0年级课程“1学分”证书,这些学生都是在高中期间参与学习南大相关课程,并通过审核认定,并获得相应学分的。
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表示,学校启动了中学生英才计划,在江苏省两所学校分别开设了语文阅读课程和地球与空间科学探索课程,完成课程的南大新生即可在进入大学后获得学分。陆延青称,中学生英才计划的目标是把大学课程送进中学,让学生进入大学后更好地接受高校的育人理念。
其实,“大学认证高中选修课学分”并非新鲜事物,早年间就有高校推出过类似举措。
2013年,浙江大学向湖州45名高中生提供了学习一门大学通识课程的机会,并授予了通过考核的学生浙大学分。同一时期,上海理工大学也在该校的附属中学推出了大学选修课程。2003年,厦门的双十中学就开设了由厦门大学教师开设的多门选修课,选修了课程的高中生如果进入厦大,就能获得厦大认可的学分。
“但是这么多年来,大学认定高中选修课学分这件事依然只是个别现象,并不具备普遍意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要推进高中和大学课程之间的衔接,学分认定并不是重点举措。
“学分认定”是舶来举措
熊丙奇介绍,“大学认定高中学分”是外国教育系统的一种做法。例如,美国有一种名为AP学分的考试体系,是大学本科先修课程的一部分。它允许学生在高中阶段修读大学水平的课程,并在完成课程后参加AP考试。考试通过后得到的AP学分得到许多大学的承认,学生进入大学后可以免修相关课程。
“我国的教育考试体系不同于美国,个别大学、中学推出的一些合作项目仅具有象征意义。如果要搭建一个类似于AP学分的考试体系,就需要改革我国的高中教育体系和高考制度,这又涉及教育公平等重大问题,需要严密论证和统筹实施。”熊丙奇指出。
目前,大学学分互认、职业普教学分互认等在我国依然面临着瓶颈,熊丙奇认为,这些领域学分互认的紧迫性更高,即使要推进大学认定高中学分,也要以这些领域的突破为前提。
“‘高(中)大(学)衔接’值得关注,但学分认定并不是必需的。”熊丙奇说,多年来,他一直秉持这种看法。
前些年,有高校提出过成立“大学联盟”的想法,由多所大学与多所高中合作,联合开发课程并制定考核机制,并认定课程学分,但这一提议并未有大的进展。
“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决定了,绝大多数学生和学校都会把注意力放在高考上,无论是‘大学选修课’还是‘大学学分’都没那么重要。要提升‘高大衔接’的质量,还是得从改进招考制度入手。”熊丙奇评论说。
高中大学课程存在断裂
“上大学之后,我们同专业的同学经常开玩笑说,原来高中时学习的生物知识很多都是‘错’的。”就读于江苏某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大学生侯波(化名)告诉记者,由于生物学是一门现象复杂、特例很多、不断推陈出新的科学,高中生物课本难免会出现归纳过于简单或观点过时等问题。
“大学课程强调实验探索和结论的开放性,但高中课程是有‘标准答案’的,所以我们在高中和大学学到的知识乃至思维方式会存在一些矛盾。”侯波说。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洪修介绍,“高大衔接”之所以出现如上问题,确实是由于高中和大学的教学目标不同,高考这根“指挥棒”也在发挥作用。
比如,高中课程通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育,大学课程则更注重专业性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两者间的育人目标存在一定断裂。这直接导致高中与大学课程在目标与理念上的衔接缺少渐进性和系统性。再比如,高中课程内容强调客观性和准确性,尤其在高考“指挥棒”下追求课程内容的确定性和答案的唯一性。而大学课程内容强调前沿性和创造性,倡导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批判性思考。不同的内容选定标准使得高中与大学间的课程内容难以衔接。
“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早在2018年,就有学者表示,高等数学中经常涉及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的求导与积分运算,但高中教材中对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反三角函数等涉及很少,甚至不作要求,且对极坐标系、不等式、参数方程等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程度削弱。然而,这些内容在大学数学的极限与连续、微积分运算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数学教材中也没有介绍。这势必会影响大学数学的教学。”李洪修说。
对于数学课程内容衔接的问题,来自上海的侯波也深有感触。
“我读高中的时候,上海的高中还不教导数,导致我们进入大学后学习高等数学比其他省市的同学更不适应。我们上海同学都开玩笑说,没想到自己才是‘困难户’。”侯波笑着说。
“高大衔接”需要科学的体系
李洪修指出,相较于高中,大学阶段的知识体系更具专业性与抽象性。这意味着要有效推进高中与本科的课程衔接,就需要打通两阶段的知识体系,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进行落实。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和高中都需要付出努力。
“不同学段的教师应注重对学科边界的模糊和淡化,优化教学方式,采用跨学科、主题式、情境化教学等,强化教学情境设计,通过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与场域中体悟知识,提升能力和品德。”李洪修说。
此外,高校应转变以往“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转向体验化、探究式、活动型的课程内容,以此降低本科低年级阶段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李洪修提及,让优秀高中生提前接触大学课程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学分互认”依然是个可以探索的方向。在教学评价方面,学校应该建立德智体美劳等多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形成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最终达到不同学段的“教-学-评”育人要求,推动高中与大学课程有效衔接。
熊丙奇提醒,高考和高校招生制度依然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学校推进“高大衔接”以及学生配合相关改革的积极性。要让“高大衔接”不流于表面,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个绕不开的问题。
“总之,‘高大衔接’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整个教育系统还需要开展长时间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李洪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