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大类招生后续的专业分流,大一堪比高四,卷哭大学生!

这两年的新大学生,恐怕时常怀疑自己读的不是大学,而是高四。

不仅因为延续了上网课、和同学做网友的“封闭”生活,很多人还要为大一升大二的一场重要考试拼上命。

这场考试,关系到了在专业分流时能否选上心仪的专业。

随着新高考改革推进,越来越多高校进行大类招生。有些大类下的细分专业繁多,专业分流的结果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未来“吃粥还是吃肉”。

面对专业分流考试成则“计算机”,败则“土木工程”的压力,大一新生怎么能不再“卷”一年?

大类招生已成潮流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者的研究统计,2014 年,“211”“985”高校开展大类招生的比例为 64.6% 和 74.4%,到了 2020 年,“双一流”高校已经有 85.8% 实行大类招生。

▲图源网易文创

有的高考生可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报考理工类院校时,面对大类招生一头雾水,而自己的同学报考政法类大学,则可以直接选择专业。

相比其他院校类别,开展大类招生的理工类院校确实更多,并且大类下的细分专业数量也要名列前茅。

我们从 134 所“双一流”高校中分层随机抽取 29 所作为调查样本,分析它们 2022 年的招生计划可以发现,理工类院校专业大类下平均所含细分专业数量高达 5.4 个,综合类院校次之,平均每个大类下有 4.1 个细分专业。

目前,已有越多越多的高校推行“大类招生”,而其中“双一流”高校并不在少数。那么,这对考生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影响,考生如何应对大类招生模式?为什么有家长说大类招生就是个“坑”?老师为大家详细解读!

什么是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即高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

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两年(有的是一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学校要求、自己的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

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元培计划”,被认为是“大类招生”本土化探索的开端。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名校纷纷跟进。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实行大类招生改革的高校占比超过80%。

大类招生和普通专业的区别

与专业招生相比,按类招生的专业类名称没有专业名称划分得详细,一般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

比如北京工业大学的招生计划里面大家就可以看到土木类、能源动力类、数学类等这些类别。这些都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专业目录里面的专业类,每个专业类里面包含了院校正式在教育部备案的多个具体专业。

▲图源网易文创

对于按类招生的学院,学校招生计划数不再按专业划分,而是下达到按当年计划招生的专业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需填报相应的大类,不需要选择确定自己就读的具体专业。

不同的高校在按类招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专业布局、院系建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就业方向等问题制定相关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高校内,不同类别的培养模式、分流时间等也会有所区别。

大类招生的三种模式

这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大类招生形式。这种招生方式中的专业类所包含专业一般具有学科相近性,把一些特点相似或者具有相同属性的系科或专业方向合并在一起招生。等大二或大三再分流到不同的专业进行具体专业课程学习。

▲图源网易文创

按院系招生的高校,一般是一个学院或系,按一个或几个大类招生。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成绩等,再在院系范围内选择专业。

▲图源网易文创

还有一些学校是以“基地班”、“实验班”的形式进行招生,如北京大学的“工科实验班类”,浙江大学的“工科试验班”等。当然,不是所有的实验班都按大类招生,还有很多高校的实验班是入校以后再进行选拔的。

▲图源网易文创

大类招生的优势

大类招生的目的是为学生兴趣提供选择余地,也为学生创造学习理想专业的机会。

按大类招生有利于学生克服志愿填报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获得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多数学生对大学的专业了解不多,志愿填报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大类招生可以让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前一两年时间内深入了解各专业,明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发展潜力,进一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大类招生作为一个整体,增加了招生计划,有利于减轻同学专业报考的压力。如果分开招生,某个专业的招生计划若只有1-2人,很多同学往往不敢填报,但当集合多个专业的大类招生计划增加到5-10人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同学的专业需求,高校在安排专业计划时也获得更大的空间。

大类招生结合大类培养以及通识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实现学生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同学将来走入社会之后综合能力的展现。

大类招生为何备受争议?

在985高校读书本应该是家里面的骄傲,大家都会觉得学生的前途无量。但是现在实行大类招生,将来又要面临专业分流的局面,这无疑会让很多的学生以及家长感到焦虑。毕竟谁都不希望被分流到冷门专业,影响到将来的就业。

实行大类招生,是高校招生的一种基本策略,原本是高校希望能够给学生更多时间了解大学专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但是这种手段现在已经被滥用,许多高校实行大类专业招生,都是把冷门和热门专业混搭在一起,以提高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并且,以如此方式招生的高校并不在少数,高校“打包录取”简单,学生们却苦不堪言。目前,关于大类招生的社会评价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

▲图源网易文创

反对:远离大类招生!会变得不幸!

1、大一便开始了漫长的“卷王”之路。为了能够争取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那几十个名额,一百多名高考时水平相差无几的学生从大一便开始了“卷王”之路,因此也引发了网友们的吐槽。对大类招生“年年期末胜高考”、“看到大类赶紧跑”的吐槽。

• re_blossom:大类招生是专门来加速我成为废物的吗

• 杨多Tay话唠:我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上了大类招生的当,信了大类招生的鬼话

• LLL瑾:今天的课才上了一半,已经累得不行...垃圾大类招生,毁我青春

• 咔咔咔card:大类招生的魅力就在于每个专业课开个头,就会发现什么都不想学

2、对于分流专业本身,大家也颇有微词。比如在今年招生里面,中山大学把计算机以及土木工程等专业合并在一起,进行大类招生,在网络就引起巨大的争议;西安交通大学把临床医学以及护理学等专业混搭在一起,这两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相差非常大,也在一起招生。

3、当然,再次选择对学生是考验,对家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好不容易捱过了高考大关,看着孩子进入大学,又要面对冷热门专业的激烈竞争,家长们纷纷表示非常担忧孩子的将来。

支持:侥幸搭边上车,捡漏成功

当然,也有考生在大类招生中尝得甜头。

1、成绩刚好:心仪学校和心仪专业不可兼得。但大类招生能给这样的学生一个机会,如果大学学习成绩能够冲在前面,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能够在大类分流中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

2、发挥通识优势:学生掌握未来主动权。

▲图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