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打新”不再是无风险收益:9月新股破发率逼近40%,高发行价及高估值企业成“重灾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一帆 新股市场情绪再度快速降温。

9月21日,在上市的4只新股中,N诺诚(诺诚健华)(688428.SH)、N磁谷(磁谷科技)(688448.SH)、N捷邦(捷邦科技)(301326.SZ)均出现首日破发,截至当日终盘,三只个股分别收跌15.41%、11%、3.52%。

回望今年新股上市表现,其首日破发占比曾一度在4月份达到峰值的50%,随后在5月、6月份转好。但进入下半年后,这一数据再次开始上涨,截至9月22日,当月上市新股数为31只,首日破发数达到12只,占比38.71%。其中,仅从9月19日算起,该周目前11只上市新股中,就已有6只新股出现破发,占比达54.55%。

“近期新股破发率升高,让人联想到了今年3、4月份的情况。对比两个时间段可以发现,市场整体的低迷、成交量的持续萎缩、投资者信心不足、外围资金流出等原因都与新股的破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毕梦姌告诉记者。

“7月以来,受美联储超预期加息、人民币贬值,叠加贸易摩擦频现等因素影响,二级市场震荡下行,三大指数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在此背景下,市场资金对于估值高、未盈利及高发行价的新股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交易情绪的回落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市场估值的收缩及新股的破发,高发行价、高市盈率、未盈利企业成为了首日破发‘重灾区’。”广发证券资本市场部相关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尽管如此,在该人士看来,发行环节最核心的问题是定价,而目前新股在询价环节的定价可以说较为合理,“询价新规以来,近25%的注册制询价项目上市首日破发,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约40%,接近成熟资本市场的情况。总体来看,目前新股询价、定价过程的价值发现功能凸显,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向二级市场价格趋近。”

新股破发“重灾区”

自2021年9月询价新规正式实施以来,新股市场已经历一年发展,整体情况上来看,相较于创业板,科创板整体更容易出现破发现象。

Wind数据显示,2021年9月18日至2022年9月22日,A股市场共有350只注册制新股上市,其中共有81只出现首日破发,包括8只北交所新股,25只创业板新股,以及48只科创板新股。

若将统计时间拉近可以发现,今年5月、6月的新股首日破发率已经减少为0,但进入下半年后,这一数据又开始出现反弹。其中,7月新股首日破发率为25%,8月则为13.89%,来到9月后,目前上市新股数为31只,首日破发数为12只,占比38.71%,已成为询价新规实施一年内破发率第三的月份。其中,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在9月分别有3只、4只和5只新股出现首日破发。

对此,国元证券分析师朱定豪在近日研报中统计指出,除上市板块外,在个股层面上,发行价格越高的新股则破发概率越大。当发行价格高于63元时,高达38.98%的新股出现破发现象。询价新规实施后,随着高价剔除比例降低,新股定价有较大选择空间,因而会出现过高的超出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发行价格,造成破发。

从这一角度来看,近日破发的创业板新股华宝新能(301327.SZ),首发价格就高达237.5元。该股曾遭遇网上投资者大额弃购,合计弃购221万股,承销商华泰联合包销金额达到5.25亿元。数据显示,华宝新能上市首日跌11.37%,9月21日收盘价为207元,若华泰联合持有至今,3天已浮亏6740.5万元。

统计显示,今年7月至9月19日间,共有65家双创板块询价项目上市,发行价在30-50元区间、50-100元区间、100元及以上区间破发比例分别为23.81%、42.11%、25.00%,而同期发行价在0-30元区间的新股的破发比例则为14.29%。

尽管如此,发行价高企并不是影响新股破发的唯一因素。从本周破发的其他新股上看,公司发行价多数集中在25元至52元之间,前述破发的新股诺诚健华发行价格更是低至11.03元,创下科创板开市以来首日破发新股的历史最低发行价。

“整体看来,一方面近期A股市场受到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等多重因素影响,整体波动较大,在风险偏好下行阶段,投资者参与新股投资的热情也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去年9月份的询价新规发布后,新股发行市盈率较新规前显著提高,较高的发行估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破发风险。”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

前述广发证券资本市场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下半年中破发新股主要呈现几个特点,首先就是发行估值较高。15只(剔除2家未盈利企业)破发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均高于招股书披露的所属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发行PE/行业PE达2.65倍。其次,未盈利企业破发概率也较大。7月以来双创板块有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其中有2家破发,上市首日收盘价跌超15%及以上。

其补充指出,从行业来看,破发企业则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领域,而上述行业新股发行数量相对较大,因此助推了新上市股票股价的下跌。

打新也要靠技术

“从‘新股不败’到破发情况的频繁出现,能够观察到新股市场的参与者热情和数量的确出现了下滑。可以预期的是,后面参与报价的机构会更加理性,对新股的定价也将更多的回归到其基本面价值。”对于当下的新股市场,前述公募基金人士坦言。

在毕梦姌看来,目前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由于新股没有以往的业绩支撑,质量良莠不齐,很多投资者对自己选择的公司了解甚少,只是听到宣传后对其有所憧憬,最后就导致不明不白的被破发。

尽管如此,从近期上市新股来看,虽然市场“降温”显著,但打新的收益仍然可以挖掘。

9月21日,新股恩威医药(301331.SZ)上市后高开震荡,盘中涨幅一度高达67.8%,随后涨幅收窄至46.74%,若以中一签500股计算,首日盈利近7000元,且盘中最高浮盈达1万元,成为近期大肉签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恩威医药主营中成药及化学药,其核心产品“洁尔阴洗液”在中国城市零售药店妇科炎症中成药领域的市场份额连续排名第一。从业绩上看,恩威医药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0.47%,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减少11.91%,其主要是原材料成本增长所致。公司此次上市,发行价29.8元/股,发行市盈率24.72倍,略低于行业市盈率(24.75倍)。

与此同时,首发市盈率高也并不意味着上市首日绝对破发。9月19日上市的德邦科技(688035.SH)发行市盈率达到103.48倍,远高于行业市盈率29.25倍,但该股上市首日仍然大涨64.46%。

可以说,相比曾经的无脑打新,如今的这项工作变得需要一些“技术”支持。

“由于目前新股的破发率较高,以前的盲目打新模式可能适用性已经较差。在挑选新股时,对于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新股的选择上,如果已经有上市的同行公司,那么建议投资者可以大概参照一下该公司的表现。另外还可以选择行业基本面比较好、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个股进行申购。”毕梦姌指出。

前述公募基金人士也告诉记者,作为投资机构,公司会在参与打新前就对该新股标的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和讨论,基于其实际基本面情况并结合近期的市场环境给出公司认为的合理报价。至于标的是在科创板亦或创业板上发行,并不会对公司是否参与及最终报价造成影响。

“在全面注册制来临之际,新股供应增多且分化加剧是大势所趋,打新不再是无风险收益,理性投资和价值导向将成为市场主要风格。”前述广发证券资本市场部人士强调。

其进一步表示,“对于投资机构而言,首先应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人员对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研究能力及企业价值的甄别和预判能力;其次,应重视投研工作,丰富估值研究框架,建立独立的估值研究体系,坚持科学、独立、客观、审慎的原则开展投资工作;最后,应建立健全必要的投资决策机制,加强合规与风控,真正做到基于对新股的价值评估进行投资,并结合自身投资安全边际进行合理报价,进而真正起到在投资方面发现价格的作用。”